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教育关注:流动人口学校 还要让它存在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5/11/17 10:0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专家称,流动人口学校并不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长远之计,只有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让他们接受与当地人子女一样的教育,才是根本出路

  “50多人挤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教室里,3个人挤用一张课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体育设施……我真为孩子担心。”

  “孩子回家说,学校老师经常骂他们,有时还打他们,有一段时间他干脆不上课,想逃学。”

  这是走访贵阳部分流动人口学校时,家长们的普遍反映。在贵州,这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多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城乡户籍的壁垒和高额的学费,让他们对公办学校望而却步,但在心里又渴望子女能融入到当地社会文化中,接受与当地人子女一样的教育。

  流动人口学校正是凭借低廉的学费,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在减轻社会负担的同时,也凸显出种种发人深省的问题。招生:来者不拒办学随意

  日前,在位于贵阳市大营坡的一所流动人口学校,记者询问该校收费情况时,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士表示,一个学期只要200元钱,其它则什么都不需要,先报个名,预交100元书费就可进校读书。

  “还要预交书费啊?”记者不解地问。那位女士称:“要不然订了书,你不来读怎么办?”

  由于大营坡一带外来人口比较密集,这类民办学校比比皆是,为周边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提供了方便。而且让人意外的是,部分学校除了有小学部外,竟还有初中部。

  记者随后拨通了贵阳云岩区教育局的电话,相关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属于违规操作。据了解,云岩区共有民办学校46所,其中流动人口学校招收的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论硬件软件都不符合标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只允许他们开办小学。只有办学条件达到相应办学标准的,教育局才会正式授牌。校舍:租用民房破旧不堪

  在一块不足20平方米的空地上,贵阳某流动人口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似乎是受地势限制的原因,老师领操的动作略显得有些拘谨,同学们则挤成一团,你一下,我一下地胡乱摆弄着。

  “这样的环境已经算好了,有些学校连操场都没有呢。”正在上课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此刻,教室里也正传来阵阵零乱的读书声。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类学校的校舍大多是租用民房作教室,条件简陋,教学环境恶劣,办学者为了节约成本,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教学器材都不具备。师资:待遇不高流动性大

  据调查,大部分流动人口学校所聘用的老师,大多都是“半路出家”临时拿起教鞭,多数没有教学经验。很多人只有初、高中或中专学历,更不可能有教师资格证。

  由于学校和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工资待遇低,每月只能有六七百元的工资,也没有任何保障,老师们既可以随时来,也可以随时走,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学质量。但要招到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提高待遇,而提高待遇的同时又肯定减少办学者的利润,对办学者来说,利润是第一位的,经济动机往往压倒了教育要求。

  采访中,记者就正好遇到这样一幕:刚到上午11点,位于大营坡附近某流动人口学校的大门就打开了,同学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走出了校门。一个小女孩告诉记者:“本来还有一节课,老师没有来,学校就说不上了。”

  实际上,老师无故缺课的情况,在流动人口学校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很多老师而言,学校只是一个暂时打工的地方,在这种不稳定的因素下,他们自然无心教学。家长:无奈选择

  “其实我们也知道这种学校条件不好,但读好一点的学校就要多花钱,只能将就着读,总比让孩子回老家好。”一位学生家长无奈地说。

  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家长也知道公办学校具有的诸多优点和流动人口学校的种种不足,但最终考虑现实的因素,他们只能把孩子送进条件较差的流动人口学校。这类学校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哪怕是受低层次的教育也比不受教育强。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流动儿童的教育成长,完全被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作之下,这对他们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专家称,流动人口学校并不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之计,要让这些流动的花朵在同一片蓝天下绽放绚丽的色彩,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让流动儿童接受与当地人子女一样的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短评

  别让我们等太久

  子萧

  单以新闻事实论,今天刊发的这篇通讯,并无多少过人之处。但让编辑难以割舍的是,记者在自己调查基础上的发问:流动人口学校,或者叫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还要让它存在多久呢?

  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根本就达不到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基本办学条件,诸如此类的“先天不足”问题,并不是这篇文章的记者调查发现的,毫不夸张地讲,这些从一开始就“伴生”着这类学校、并且也将永远存在着。

  进城务工人员为什么送孩子进这样的学校,难道他们就不“望子成龙”?显然不是。正如记者调查所言,“这类学校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哪怕是受低层次的教育也比不受教育强。”

  从这点讲,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对流动人口学校是充满感激的。只是这种感激又让我们、让整个社会尴尬:为何同一片蓝天下,接受的却是不同质量的教育。

  答案其实很简单:钱!《义务教育法》正式施行已经快20年了,但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却只能停留在纸上。不要小看那区区一年几百元钱,对很多农民而言,它绝对是家庭难以承载的重负。

  实际上,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使所有适龄孩子在义务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确保最基本的教育公平、进而推动最基本的社会公平的要求。

  流动人口学校注定是历史的产物。今年8月底,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透露的“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的消息;1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称,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这让人们看到,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可能有先有后,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将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十一五”是一个时间段,五年的时间,人们有理由期望:别让我们等太久。

  相关链接

  部分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9月7日,江苏省苏州市宣布: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免费义务教育,苏州将成为全国第一个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地区。

  在苏州主动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江苏省也在酝酿全省范围内的试点。

  此前,北京市也宣布,从2006年起,北京市将开始实行9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书本费和杂费全面免费的计划。而对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孩子,高中也将实行免费。但免费计划中是否包含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学生,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还没有确定。

  广东省则从2005年秋季入学开始,在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开展免费义务教育试点,2006年秋季起逐步推广,2008年秋季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记者:赵福中 孙妤 徐忠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