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北京大学高考必胜 > 正文

15道高考试题的构思指导

http://www.sina.com.cn 2005/12/15 16:01  慧之光教育

  第三部分15道高考试题的构思指导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构思指导:

  首先要注意审清题目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所供的几个材料是我们的写作所针对的问题,要整体地看,互相参照地看,不能随意把它们割裂开来。针对名人们各不相同的说法,也许有人要发生困惑,无所适从。如果抛开这种“无所适从”来写,就有可能文不对题。其实,这些不同的说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谈问题,看似不同,其实各有各的道理,不要轻易地肯定一个或否定一个,也不要无视另一种说法的存在而仅仅谈其中一种说法,否则都是对题目的不完整理解。

  第二,要注意弄清这是关系型作文,文章要做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不能顾此失彼,写丢了一个;也不要简单地平分秋色,例如简单地先写“相信自己”再写“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写是不太高明的。要注意“紧紧联系着另一者来谈这一者”,例如“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正是自信的表现”“自信不是不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兼听则更明”“不问路的自信无异于盲人瞎马”等等。写作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实际,不要仅仅在哲理上做文章。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展“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构思指导:

  这个话题也是关系型作文题。题目所供的几句话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直接解释话题,一个是辅助解释话题,再一个是提示写作内容。这个题目的特点是指向性强、现实性强、人文性强。所谓指向性强,是说我们都会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遇到过挫折,我们不应该过多地看到它的负面影响,不要消极地错误估计它的发展方向,不要不切实际地夸大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个意思很明确。面对这样明确的意思,我们要把功夫下在论述上,也就是谈好为什么在遭遇挫折时不要“放大痛苦”和怎样才能不“放大痛苦”。这几个方面的论述,可以作为文章的几个主要支撑段。要结合着典型的材料谈出理由来。要在写作中联系着现实问题来写,要体现出人文关怀,也就是关注人的健康,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发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构思指导:

  这是一篇给材料话题作文。材料的作用是提示,主要是提示写作的角度——不为浮云遮望眼,在名利面前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在论述“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这个话题的时候,不要脱离这个材料的提示来写,否则不容易写深刻。既然是关系型作文,要联系着“看到自己”来写“看到别人”,例如“勿只顾一己之私利”“眼中要有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也可以联系着“看到别人”来写“看到自己”,例如“关心别人才有真正的快乐”“别人发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发展”之类。总之要把文章做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写作中要注意不要空谈哲理,要注意解决现实问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构思指导:

  这道题目也暗含着立意的倾向性,就是说,虽然也能从快乐幸福的角度谈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是不容易写好,而且和材料的提示也不合拍。最好从思维方式方面去看快乐幸福,这一点从题目所供材料中也可看出。所以我们要尽快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和写作重点。怎样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谈呢?要注意材料中“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样一个提示,谈出其中的“改变”二字的主导作用,不要静止地看待思维方式对快乐幸福的作用。要注意供料中网友之间的争议,有人认为“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的认识是阿Q式的自欺。所以我们的文章要写出现实性针对性来,要注重作文的社会意义。

  在写作中要适当地征引材料,重在说出其中的道理来,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同时要注意联系自己生活的感悟。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至单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构思指导:

  在审视试题所供材料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和“做什么”。试题为什么从刘禹锡的《昏镜词》说起?重要的一条是形象化提示写作的角度,也就是“明以知己、严以律己”的问题。试题中的第二段起什么作用?作用是提示写作范围,引导打开思路。其中“小至单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这一句有重要作用,即可以提示写作范围,也可以提示写作思路。第三段起什么作用?告诉我们从供料中“卖镜”的角度转换到“买镜”的角度上来。

  在“买镜”上有两个要点:一个要注意“镜”是比喻的说法,挚友、箴言、先进思想意识和经验、文化、技术等等,都是这样的“镜”;一个是“买”,也就是“如何对待镜”的问题,愿不愿买,敢不敢买,能不能买。不要过多涉及材料中的“卖镜”和卖镜人谈“镜子的种类”等问题。

  6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导:

  要注意审清题意,从而保证立意和行文紧扣题目,例如“要体谅别人”“包容才能兼收并蓄”“要海纳百川”“莫小肚鸡肠”“不要斤斤计较”“要容得别人有小过”“北京要张开双臂”“求大同存小异”“包容才有多样化”“包容要讲原则”等等都很好。但是如果写的是“无奈”“忍耐”“虚心”“疼爱”“耐心”“支持”“礼貌”“等待”“互助”“不要妄自尊大”“改错”“友谊”等等,就难被“包容”在“符合题意”之列。

  不要仅仅写师生间、父子间、朋友间、邻里间的包容,要看到不同文化、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族群甚至国家之间更需要包容。要注意“宽视野,高视点”,写出首都人的意识,写出一种大气来。

  写议论文,观点和材料很重要。观点要正确和深刻。例如说中国应该对日本侵华历史包容,就显然站不住脚。要注意运用材料辅助论证,材料要典型、新颖,例如联系纪念诺曼底盟军登陆60周年英法首脑邀请德国总理施罗德参加纪念活动来说中国人民可以包容什么,不能包容什么。写记叙文,要注意选好的材料,不要总盯着学校里的陈芝麻烂谷子的那点事,要能小中见大,眼光高远。要防止概述较多而描述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7作文(70分)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1000字左右。

  (3)不要写成诗歌。

  构思指导:

  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要特别注意“化大为小”。可以采用“组词”的方法来“化大为小”,例如“忙与闲”“帮忙”“瞎忙”“不忙”“倒帮忙”也可以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来“化大为小”,例如:“为什么会那么忙?”“忙有什么好处?”“忙有什么害处?”“我愿意不愿意忙?”“真的那么忙吗?”“怎样才能不忙?”“谁在忙,谁不忙?”“忙带来了什么?”“一旦远离了忙”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往往会产生新的角度,带来新的立意。例如“忙是兴旺的表现”“计划好了不再忙”“忙中不要出错”“不要倒帮忙”“忙中要偷闲”“不要一个劲喊忙”“忙不是借口”“学会在忙中生活”“忙中见定力”“忙而不乱,举重若轻”“我们忙到点子上了吗?”“忙而有序,从容淡定”等等。

  要“眼瞄现实”,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无论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都不要脱离自己的生活和真实感受,不要为了做文章而做文章。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