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观察:硕士学位与发表论文需要“脱钩”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01/05 16:41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曹继军 实习生 张琛

  ●上世纪90年代上海财大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

  ●本学期,又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脱钩”

  ●两次率先,做法相反

  1月4日,本版刊发《北大中文系论文代表作制度探路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文章对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解读。高校师资面临数量化的考评,硕士研究生同样有论文的“学业门槛”。学位与论文挂钩的硬规定究竟有没有依据?本报驻上海记者进行了采访。

  127.12万。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2005年增加10万余人。这些正在全力攻取硕士学位入门资格的学子,大概还来不及考虑将来怎样顺利地从门里走出,比如,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不过,有一些读研的学子将没有这个任务。上海财经大学从本学期开始,取消硕士研究生学位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挂钩,即取消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才能获得硕士学位的规定。

  决定的出台:经过多方论证和长期考虑

  在高校普遍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硬杠杠的今天,上海财经大学的这一决定引人关注。记者为此采访了该校研究生部主任陈启杰教授,了解这个决定的缘起和宗旨。

  记者原本揣测:这个有别于普遍做法的决定是否伴随着争议诞生?陈启杰主任的叙述十分平静:这个方案提交和推行的过程比较顺利,2005年6月校学位委员会讨论时通过,然后就在校园网上公布,很快得到了学生们的赞同。

  陈启杰说,将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是经过多方论证和长期考虑后作出的决定,整个酝酿过程有2—3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决定。陈启杰解释说,硕士学位和发表论文脱钩之后,学校的科研力量和教学质量并不会因此受损,因为在“脱钩”的同时,学校出台了相应措施,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比如,推出《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办法》,每年评选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给予表彰和奖励;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研究生进行创新性强及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课题研究;颁布新的科研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等等。

  采访中,记者得到这样的信息:脱钩之举,绝对不是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也不是不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而是鼓励学生多搞真正意义上的、有创新点的科研,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论文。据介绍,在“脱钩”之后,上海财经大学将重点引导研究生写出优秀学位论文,鼓励各院系所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加大督查力度,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硕士论文进行盲评。对盲评中不合格、确系质量不佳的论文,不仅要求学生修改至合格为止,还对指导老师给予第一次黄牌警告、第二次即暂停招生资格的惩戒。

  制度的追问:发表论文到底为了什么

  一些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对记者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发表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准的一个标志。但是,制度的硬性规定却在客观上带来了一些问题。最简单的一笔账就是学术期刊容量与研究生论文发表需求的严重失衡。

  那么,研究生们如何完成“在校期间独立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硬指标?一位研究生总结了发表论文的三种途径:一是个人的学术论文写得特别好,学术期刊觉得非发不可,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二是跟着导师做科研项目,署上自己的名字,成为第二作者;三是自己出钱发论文,这需要几百元到两千元不等的“版面费”,这种途径最常见。有这样一些张贴在高校BBS上的帖子——“各大刊物联合征稿”:现有各类杂志联合征稿,出版速度极快,《××社会科学》、《××科学家》每篇400元,《××学刊》每篇收取版面费500至1000元,《××经济》1300元。

  许多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的硬性规定助长了学术腐败。但是,要想拿到学位证书,规定是不能逾越的。“课可以少上点,毕业论文可以随便点,可发表不了论文,谁都救不了你。”许多研究生一入学,同门师兄师姐们都会奉上这样的经验;甚至有的老师也会循循善诱:“尽早把这个烦心事(论文发表)解决了,可以安心找工作。哪怕花点钱,至少可以买个安心嘛。”这样硬逼着发表的论文,到底有多少学术价值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的编辑高寿仙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发表评论:“在来稿中,我们编辑普遍认为博士生的论文还不错,能看出是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准备,而硕士生的论文则整体质量差,作业色彩浓,找个题目搜集点儿资料就开始写,内容浅薄、观点陈旧。”

  质量低、不好发,却还规定一定要发,到底是为什么呢?虽然教育部并没有对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要发表论文作出规定,但是目前各高校的普遍做法还是给学生制定了高标准,一般都要求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到两篇论文。原来,这关系到一个评价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说,上世纪末,高校开始猛刮“排名风”,论文发表数量是排名的一项重要指标,各高校为了提升排名,纷纷出台这一规定。据了解,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在高校论文发表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有的占到40%左右。

  重心的转移:应该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

  在上海财经大学这“脱钩”的做法受到关注时,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论文代表作制度也引起重视(见本报1月4日《观察》版——编者)。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鼓励研究生搞科研,上海财大在全国较早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而现在,学校又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脱钩”。两次率先,两种相反的做法,陈启杰解释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今天“挂钩”的做法已经背离了当年的初衷。

  陈启杰说,他很欣赏一位学界同仁的话:科研不是“堆泥”。他还认同这样的观点:“把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实际上是让期刊编辑去把关研究生质量,这是不合理的。”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两到三年,学生要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学位课程,留给准备学位论文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其间再要公开发表论文,论文质量可想而知。打破发表论文与硕士学位挂钩这个规定,希望张扬精品意识,引导学生潜心科研,拿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

  以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为要素的学术成果考核评价,在出台之初改变了此前高校教学、科研管理随意松散的状态,曾被视为大胆改革的先锋之举。但是,现在这种定量考核机制的弊端凸现,一些业界人士呼吁取消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考核制度。他们还举证说,一些著名的学术大师终生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屈指可数,但每一篇可能都是经典之作。国外高校对研究生一般也不要求发表论文,许多博士生都是在毕业后,才开始在刊物上发表第一篇论文。

  厦门大学的研究生周晖对媒体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如果能够用心去写一篇论文,确实能够锻炼学术能力,如需要用平时储备的知识,要看很多书,查阅很多资料,与导师探讨。”这个“用心”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自主地去做研究,并有机会得到导师的悉心指点。华东师范大学一名教育专业的05级研究生则认为:发表论文与学位脱钩其实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能够真正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有利于激发创造力。

  在上海市一次名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座谈会”上,万达信息的董事长史一兵说:“不能仅仅以论文来评价研究生。例如软件研究生,若能突破一种算法,开发一个在市场上能成功应用、经济效益显著的软件才是最大成果,比发几篇论文更有意义。”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提出质疑:能发表SCI、EI论文才算合格的研究生吗?他举例说,医学是个应用型学科,过去我国医科研究生、医学博士只会摇试管,不会上手术台,不会看急诊。而美国的医学博士都是临床专家,论文不是主要评价指标,而以病例分析、手术方法作为成绩的评判标准。他指出,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关键在评估机制上创新,评价标准要多元化,高校既要培养能发论文的理论专家,也要培养“能干活、能出活”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不过,当记者完成这篇“脱钩”报道时,还应该客观地反映的事实是,赞成“挂钩”的声音也很强烈。

  “脱钩”好还是“挂钩”好?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周国平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说: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发表论文不能成为标准,我们该用什么来衡量一个研究生的学绩呢?我的看法是,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尺度,只能根据他的整体情况包括学位论文所体现的思想学术价值进行考查,着重看他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贡献。谁来考查?当然是他的老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果他的老师缺乏这个水平,或者偏袒他,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荒唐的,或者,如果它是有道理的,则说明我们面临的现状是荒唐的。

  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都没有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曾郑重声明,国务院学位办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要求。

  ●发表论文不是评价研究生的唯一方式。

  ——西安交通大学 宋晓平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不是不可以向研究生提出一些条例以外的学术上的要求,但要合情合理,经过努力能够做到,像现在这样设置的“论文门槛”,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研究生)情,建议坚决改革、尽快撤除。

  ——

复旦大学教授 朱立元

  ●各校情况不同,挂钩和脱钩无所谓对错,各校培养人才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同,如果各校“一阵风”似的全部挂钩或者脱钩,也是不可取的。

  ——上海大学副校长 叶志明

  ●研究生发表论文要切合实际,不能设置门槛,要作专业、学科、方向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等多方面的考虑。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 祁映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