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优秀生是不是我们社会的稀缺性资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1/17 15:40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马少华 任何分配的公正问题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资源的稀缺。海水由于没有稀缺性,也就不存在分配的公正问题。大学里的期末考试现在结束了,教师要面临的一个公正问题是:让多少学生过90分———达到“优秀”。
这看起来不是一个难题呀,谁的成绩达到优秀就让谁优秀呗。 但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根据学校教务部门的规定:“一个课堂的学生最终成绩应呈正态分布,90分以上的(优秀率)一般不得超过20%,并应有一定的低分比率。请按此规定控制,我们会在您登分完毕进行统计,如果优秀率过高,将给予通报。” 这也就是说,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学生能够达到优秀的标准,而在于教师出题和判分的标准,怎样能够使优秀的学生数量达到教务部门规定的标准。就这样,“优秀”在学校成了一个稀缺性资源。而教师成了这个资源的分配者。“优秀率过高”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老师的错误。 这看起来是一个奇怪的道理:学生的优秀不在于学生如何努力达到标准,而在于教师如何努力不犯规。 这里面当然存在对优秀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什么叫优秀?它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老师的认可标准,也可以理解为学校分配给一定数量学生的评价性资源。前者是不存在稀缺性的,后者则存在稀缺性。为什么要把它弄成一个有稀缺性的东西?因为学校里许多东西都是有稀缺性的:比如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名额,都要根据学习成绩的优秀来分配。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稀缺性的目标一般都能产生竞争的动力,使同学们相互比拼,力争上游。再有一个,它具有防弊的动机:防止教师与同学达成默契,大把大把地任意给分,从而使学校和同学都失去标准。从这个层面上看,把“优秀“弄成稀缺性资源,具有很强烈的管理上动机。 但是,理解到良好意图,并不能解决认识上和实际中的矛盾,特别是教师内心的矛盾。 在新年的报告会上,碰巧校长说到这个,他说有的老师评分不严,一个班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优秀———“这怎么可能呢?”听着这个话,我就在台下想这为什么可能。其实,产生这种结果的条件很简单:一个是教师尽心尽力,一个是学生的资质和努力的程度差不多。争取让所有同学都达到优秀,不就是教师所努力的目标吗?我们可以想想,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日常努力,是要让每个同学都达到优秀,但是他(或是她)在判卷子的时候,却是想尽一切办法拉开同学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心态难道不是前后矛盾的吗?这样一种矛盾不是设想出来的,而是每个期末考试之后,我都深深地体会到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中,教师不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公正的事,而只认为自己在做一件符合规定的事。这是公正与规定在心理上的乖戾。 学校里也罢,社会上也罢,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对应着的是不同的价值。就如我上面所揭示的,在优秀率不得超过20%的规定中,有一些有益的考虑和价值。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公正,却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价值。如果符合了规定却扭曲了公正,其他的价值恐怕就要打上一个折扣。 以前,我曾经写文章反对学校里和单位里的“末位淘汰”。为什么说它不公正?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努力来说,它的标准是不确定的———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别人。只允许20%的优秀率也具有同样的不公正性,因为对于个人的努力来说,它的标准也同样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