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影响力催热EMBA:读书暗藏多少潜在的商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2/14 10:29 中国青年报 | |||||||||
这个春节,青岛海洋世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力过得并不是很轻松。 2005年,虽然公司的业务在稳步地增长,公司所开发的海洋生物保健品品牌“欧参宝”诞生4年来连续3年获“青岛市消费者放心满意产品”称号,在体育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这恰恰也成了“欧参宝”发展壮大的局限:只限于体育界,知名度也仅限于有限的几个城市。
今年是本命年的尹力希望公司的局面有所改善。他希望重新分析和整合自己在业务和人脉关系上的资源,甚至希望有个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事业观,以此沉淀自己,找出一条自己和公司发展壮大的路子。大学毕业已近14年,他希望再次走进大学,于是想到了读EMBA。最后他选择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此要花学费27.5万元。 EMBA班,商界精英的积聚地 可能尹力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从此,他走进了一个头上套有“光环”的群体。 提起EMBA,许多人想到的词是“老总俱乐部”、“豪华同学会”、“富人俱乐部”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中心的网站上,列出了学员的构成:58%的学员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副总经理占26%,政府官员占4%,中层管理者也占到了12%。长江商学院EMBA中心的网站上,也列出了前7期学员的构成:64%的学员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副总经理为18%,政府官员为9%,总监、主管也占9%。 记者注意到,在各商学院EMBA的构成中,政府官员的比例有上升趋势。新华社近日也报道,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个EMBA的开班仪式上,市、县级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学员中的比例占到三成左右。并且,参加EMBA的学习,在全国许多地方已成干部的一种“时尚”。 为了方便学员“人脉”资源的积淀,各商学院都成立了同学会或者俱乐部。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中心已在辽宁、内蒙古、天津、陕西、山东、湖南等地成立同学会,同学会会长都是当地有一定名气和号召力的人物。 成立同学会的方式在各商学院都有,如长江商学院至今在9个省成立了同学会,中欧还成立了各种校友俱乐部,如高尔夫俱乐部、汽车产业俱乐部等。这成了一些商学院招生的一个“砝码”。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宣传的曹女士介绍,清华的EMBA学员中,“政府官员比较多”,据她了解,中欧的“商业巨头”比较多。 在中欧的招生宣传册上,记者看到:“十一年来,学院已招收、培养了近3400名优秀的EMBA学员,其中既有中国各行各业的领袖和精英,也有跨国公司的驻华高级主管和其他国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欧EMBA目前每年招生600人,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校友网络。” 读EMBA,寻找潜在的商机 各商学院强大的校友网络成了EMBA的“卖点”,以致有这样的说法开始流行:“上大学看学校、考研究生看导师、读EMBA看同学”。这道出了EMBA班同学身份的影响力。而寻找可能的商机以及合作伙伴,成为了不少“有志者”加入EMBA部落的动机之一。 正在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班的04级学员吴宏雄,是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设计师,他比较认同“读本科看学校,考研究生看导师”这种说法,但“读EMBA看同学”,他还没体会到。 但他承认,虽然目前还没有与EMBA班同学合作的机会,但也正在接触和商谈之中,并且,原来的合作伙伴,又一起进了EMBA班,这可能会加深合作。另外,据他介绍,在广东,清华的在校和毕业的EMBA学生有70多人,“这是一个很好的交往圈子”。 吴宏雄认为,同学之间天然会形成一种信任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务合作,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但他并不认为,学员完全是冲着寻找合作机会而来的,“人脉关系的建立只能说是上EMBA的一个附加产品,但并不是全部”。他是学工科出身,但现在要做很多管理工作,虽然管理知识在以前的工作中有所积累,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工作中也有很多的困惑。因此,可以趁此机会,学到不少管理知识。同时,同学之间经常互动、交流,可以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 尹力对记者说:“我主要是看中了中欧在国内工商学院的排名,确实希望能从EMBA的学习中解决自己管理上的困惑。在班上能寻求到合作,那当然更好。” 同学造就的影响力? 虽然学员只是把“人脉”资源的建立当成读EMBA的附加产品,但是不少人选择商学院时,还是希望身边的同学能成为未来的商业合作伙伴。 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王辉耀说,他的商会中也有很多读哈佛、耶鲁等国外著名大学的商学院的EMBA学生。据他了解,在中国,确实很多人,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家,读EMBA是抱着“认识人”的目的。他认为,市场经济是网络交际的经济,是人际交流的经济,同时,创业者也需要一个沟通、交际的平台,为此,王辉耀成立了这个欧美同学会商会。 但他同时认为,EMBA学员注重同学资源应该只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的现象,不会是永久性的现象。 据他介绍,在国外,学员读EMBA,主要目的是增加知识,如果商界人士为了积累人脉资源,寻求商务合作的话,会去参加各种商业协会。 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的“2005年MBA精英论坛”上谈到各高校的MBA教育时,指出中国的MBA教育从1991年开始招生以来,一直在跟国外的培养模式学,虽然,中国的MBA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教师水平和案例研究上,还是缺乏本土文化背景。 他认为,MBA教育应该和中国的现实与中国的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应该在教育中更多地使用中国的案例,更好地反映国内经济现实与企业管理的现状,努力探讨中国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真谛,凝练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并运用到MBA教育当中去;要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共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共同发展中国的管理教育;MBA教育需要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 其实,在商学院更高层次的EMBA的教育中,仝允桓的论点同样适用,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各商学院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本报记者 梁国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