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面试优中选优:成绩仍是主要选拔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06/04/12 11:01  成都商报

  面试优中选优

  成绩仍是主要选拔标准?

  复旦大学采取的是学生自行报名的方式。据复旦大学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蔡达峰说:“按照规定,凡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上海考生均有机会参加选拔。”但据记者调查,此次
“自主选拔”,虽然与高考脱节,但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仍是主要的选拔标准。

  复旦大学规定,报名者除了要符合“上海市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外,还必须满足5种条件之一:“在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得奖”“在其他方面具备特殊超常才能”“担任区县以上的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组织或主持过区县规模以上的中学生大型活动”等。而关于学习成绩则是“在中学的学业成绩或综合成绩最新排名列年级前茅,市级重点中学前50名,或区级重点中学前20名,或在普通高级中学前3名”。

  今年上海约有11万名考生,报名参加复旦大学自主选拔的有近1万名。3月19日,复旦大学举行了面试资格测试,测试内容涵盖了高中阶段语、数、英、计算机等10个科目的知识。5828名高三学生参加了测试,1185名获得参加面试的资格,最终有298人拿到了“PASS”。“这个难度和录取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高考。”众多参试学生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采取的报名方式为“中学推荐”加“自我推荐”,而没有通过笔试“海选”,直接由学校从被推荐者中选择部分参加面试,但其选择中的重要依据仍然是“高中三年的各学科成绩单”。最终,该校通过面试给300名学生发送了“预录取通知书”。

  复旦大学此次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各重点高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重点高中学生。“给我的感觉是,所谓的面试招生,还是要讲究‘门户出身’和‘分数’的。”一位落选的普通中学学生失望地说。

  没有标准答案

  专家怎样评判学生的表现?

  在此次面试中,复旦大学将170位专家(其中后备专家20名)按不同学科领域随机分为30组,每组5人;参试学生也随机分为5人一组,由每组专家与每组学生进行一对一面试,每次面试15分钟,一位学生将分别接受5位专家的面试,共计75分钟,然后专家们再根据面试结果按“A、B、C、D”四种类型评分,对每组学生进行淘汰。上海交通大学也将专家分为了5人一组,但具体面试方法稍有不同:5位专家聚在一起同时对一位学生进行约20分钟的面试,然后各自打分进行筛选。

  4月5日至9日,记者先后从100名参加两校面试的学生处收集到了500余道考题,这些考题涉及课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小,多数问题涉及自我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时事的关注程度等,要想回答好,功夫必须下在课堂外,不少问题难度非常大,对学生的知识积累、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学生们列出了110道他们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其中有“请举例说明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果你是20世纪40年代的纳粹公民,会如何抵制当时罪恶的法律?”“如果你是上海市市长,如何解决上海的交通堵塞?”“取消

养路费而增加
燃油税
,对车主会有什么影响?这一政策哪些部门会支持,哪些部门会反对,为什么?”“给你一笔经费,让你策划一个大型活动,你会怎么做?”……

  “除了学科专业知识,专家们面试时提的多数问题,显然都难有标准答案,那么,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学生的表现?这个评判的过程不透明、标准模糊,其评判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又何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教务处主任质疑说。

  据了解,该校有99人次参加了两高校的面试,最终有33人次获得了通过。高达三分之一的录取率并没有让老师们心服,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本就是“尖子生”,即使通过高考“硬考”,也肯定能过关,甚至有些学生还能考取北大清华。该主任表示:“我个人对这种选拔方式持保留意见。从录取情况来看,并没有什么特长生和偏才生被录取,反而有几个‘尖子中的尖子’落选,而且专家提的问题对学生要求太高。作为老师,我们认为主要还是要应付高考,不能分散工作精力,也不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去分散学习精力。如果整个教育体制和录取大环境没有改变,这样的试点就不会有太大实际意义。”

  一名已拿到复旦大学预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则表示:“这个面试结果说明高校不再仅仅只重视我们的分数,但我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因为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口头表达的学生是一种新的不公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