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大学校长论坛:应该取消本科设置的管理专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07/24 15:31  中国青年报

  近日在大学校长论坛上,有校长提出应该取消本科设置的管理专业。本报最新民调显示——62.8%受访者支持本科取消管理专业

  本报记者 唐勇林

  近日,在上海参加大学校长论坛的校长——一群最了解中国大学现状的管理者,将
矛头对准了部分本科专业的设置。他们有的认为应该取消管理专业,因为“本科生年纪小,连自己都管不好”,有的则认为,“本科层次培养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很难从事相应的工作”,法学专业也不应该在本科设置。

  就在此前不久,旅美学者薛涌直言不讳地对法学和管理类专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专业要求的分数高不说,教育内容近乎垃圾”。

  受访者对这些专业的设置同样怀有不满。6月18日开始,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考试频道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2056人参与)显示,管理专业以62.8%的得票率排在“大学本科应被取消的专业”第一位,其后依次有政治(54.0%)、哲学(41.7%)和法律(39.1%)。

  调查同时显示,在受访者看来,判断一个专业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有两条:其一是否能学到有用的知识(65.0%)——这里的有用,既指实际的技能,更包括视野的拓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其二是能否找到工作(58.5%)。这意味着,按照这个标准,人们选出的这些应该被取消的本科专业,要么是毕业生不能顺利地找到工作,要么是不能让他们在未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对于既有悖于通识教育又不教职业技能的专业设置,改变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话题——需要讨论的应该是如何改变: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刀切取消,还是由高校根据各自定位自行调整?

  调查结果显示了人们面对这个问题时的矛盾心态:56.3%的人主张应该由高校自主决定,43.7%的人则认为应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调整。

  在主张由高校自主决定的人看来,高校有办学自主权,设置专业或者撤销专业,高校应该能“说了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只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这既是尊重大学自身权利、维护大学独立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保持办学活力、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逻辑前提。

  诚如薛涌在其文章中所说,美国大学生选专业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学企业管理类的占了学生人数的24%以上,但是在一些精英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等,最流行的专业依然是历史、政治这些在本次调查中被相当多的人视作应该取消的本科专业。显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依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应该有不同的专业设置。社区大学中可以不开设的哲学专业,也许正是顶尖大学中的最强学科;一流高校中鲜有人问津的职业培训,在另外一些学校中可能是最被人们需要的课程。相对于更加远离市场和学生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对此无疑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主张应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调整的人们,对于学校的这种更高的敏感度并不怀疑。受访者提出质疑的是,在现行体制下,就算高校意识到了哪些专业毕业生会“滞销”,它们是否有动力减少这些专业的招生指标,甚至干脆将其取消?

  综观时下的大学管理现状,不难发现,在招生、教学、科研等大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行政权力的影子无孔不入。在这种体制下,掌握着高校“生杀大权”的是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而非教师和学生。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

人大代表王建民之所以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注高校‘教非所用’,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就是因为他发现,国内不少公立大学在设置专业、开设课程时,并没有真正调查过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求情况,而仅仅是根据大概的、表面的、理论上的了解就草率地作出决定。正如一名网友所评论的,“产出决定投入——如果他的利益不在这里,他凭什么付出?”

  事实上,一些高校或高校管理者的利益,可能恰恰在于扩大规模、增设专业,而不是相反。目前,很多大学所追求的专业齐全也许能印证这一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指出,取消滞销专业“会减少招生量,损失高校的一些利益。所以有的高校迟迟不动。”

  也许正是这一点,尽管没有多少人否认高校比行政管理部门更了解学生和市场,依然有很多人不无矛盾地选择了退而求其次,期望依靠行政权力对一些滞销专业加以调整。而在这种矛盾背后,所显示的是:表面上的专业设置问题,实质上是高校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如果高校所做的都是围绕行政管理部门而非服务于学生,无论调整什么专业、无论怎么调整,可能都无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无法实现向社会提供各类适用人才的目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