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虚报特困拷问考生诚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7/31 10:32 宁夏日报 | |||||||||
7月25日至28日,记者跟随“2006·新长城优秀特困高考生寻访行动”的志愿者奔赴中宁县,寻访那些家庭贫寒、考取大学的高考生。寻访结束后,中宁分队的志愿者们有些失望,本想着名单上32名特困高考生都能拿到新长城自强助学金每人每年1840元生活费和爱心路费200元,可是名单上将有一半高考生与这笔助学金擦肩而过。拿不到助学金的原因主要两点:一是特困高考生并非特困;二是虽然是特困高考生但录取高校没在新长城169所签约高校里。
此次寻访对象均是从全国百家贫困县里选出来的考生,年人均收入低于600元的家庭均为特困家庭。中宁分队这次寻访的35个家庭中,有3个家庭是名单之外的,其他32个是由中宁县教育局推荐的。寻访过程中,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却是这名单之外的3个家庭,这3个家庭是寻访过程中当地村民推荐的,每到一处都是他们心灵的震撼。为什么这些真正特困的高考生没在名单上呢? 名单之外的3名特困高考生分别是潘永娥、刘晓霞、陈建鹏。潘永娥今年考入了沈阳工业大学,父母双残,均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四个孩子,有三个在上学,仅靠18岁的妹妹一人种的一亩多枸杞和养的一头猪来维持生活。刘晓霞今年考入了宁夏大学,父亲4年前病故,家里只剩下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妈妈与她相依为命,家里仅有6分田,种的麦子还不够自己吃,住的房子是当地民政局给盖的,地方之小令志愿者难以想象,临时搭建的厨房不到1平方米,胖一点的人进都进不去。 与此相比,记者惊奇的是,有些该资助别人的人,却在被资助的名单上。 7月26日,记者跟随志愿者寻访中宁县大战场石喇叭村一位姓龚的学生。指路的村民告诉记者:“他家富着呢,孩子的父亲干了16年村干部。”汽车在村路上盘旋转折,最后在几间贴着瓷砖的瓦房前停了下来。龚姓考生的母亲告诉记者,家里只有三四亩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一家人全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两个孩子都上学,所以家里很贫困,孩子的学费现在一分钱还没有凑出来。 记者在现场却看到,这户人家院子后面有一个砖盖的车库。车库里停了一辆通用五菱和一辆摩托车。车库里还住了七八个农民工,农民工说他们是被雇佣来摘枸杞的,每人每天工钱20元。他们说这家种了十几亩枸杞,家里条件很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他家有十几亩枸杞,一亩枸杞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而且家里还用车搞运输,他家是我们村的首富,要是还没钱上学,我们都不用活了。”当记者再次向龚姓学生的母亲求证时,她称家里确实有12亩地,但这些地并不都用来种枸杞,车并不是自己家的,而是孩子舅舅寄放在家里的。 龚姓学生的班主任陈立至说当时选择贫困生时,是龚同学自己报的名,而且因为他学习很好,家又是从偏远的山区搬迁过来的,一般这种乡都比较贫困。此外,龚同学的父亲来过学校几次,也说过自己家庭比较困难,但是学校并没有去龚同学家中调查。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主任陈红涛表示,志愿者寻访的名单来自各县教育局,但这份名单并不是最后确定受资助的名单。“了解候选资助对象的真实情况,正是我们组织志愿者进行寻访的目的之一,而对志愿者反映的不合格的“贫困生”,如果情况属实,这类学生将不会出现在最后的资助名单当中。” 宁夏日报 李东梅 马玉涛 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