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中考加分令引争议 教育披上了怎样的外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8/07 14: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福州8月6日电 记者赵鹏报道:中考招生结束了,本该平静一段时间的福建省漳州市考生和家长,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一场激烈的争论――与他们同场竞技的当地民营企业“纳税大户”的子女,该不该享受加分呢? 事情源于今年年初漳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意见》共有40条针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意见》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民营企业
据了解,最初在市长办公会上,对于如何确定民营企业“纳税大户”的加分标准细则,曾有争议。有人认为纳税前100名的民营企业才可加分,但考虑到有些企业没有参评而漏选,“一刀切”会挫伤某些“纳税大户”的积极性。最后,市长亲自拍板:只要纳税300万元以上的,其子女中考就可加20分,“等以后经济水平上去了,300万元标准还可以相应提高。”按规定,漳州市今年共有106家民营及外资企业“纳税大户”的子女有资格申请加分。 漳州市教育局中教科负责人吴丽娜介绍,按照录取程序,各学校会在中考前夕,要求学生填写一张“2006年漳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注意录取’考生登记表”。享受加分政策的学生,要在登记表中特别注明“民营企业纳税大户”的身份,登记表有效截止日期是6月20日。不过事实上,据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陈坪松证实,到目前为止,只有1名符合政策的考生申请了加分,并因此上了漳州市民心目中最好的学校――漳州一中。 “加分令”被披露以来,漳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本报记者向当地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有关人员了解此事时,被告知此政策目前仍在实施中,但很多当事人不愿过多评论,甚至有意回避前来采访的记者。记者在拨打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手机时,其电话一直处于关机或不接状态。 “加分令”这一政府行为是否得当?鼓励民营经济发展,采用何种手段才能得当、合法、合理?谁才能为漳州解开这道难题?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在当地引起热议。 碰撞 我们是以扩招的形式来招收加分的学生,所以不会挤占其他学生的升学机会。 漳州一中一负责人 对革命烈士、少数民族、归侨、见义勇为者的子女,现在都有加分照顾。给民营企业主子女加分,以促进经济发展,出发点也是好的。 漳州市委一干部 对这种做法,我不是很理解。这不就等于说有钱就可买分数吗?依法纳税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纳税就是作了贡献,我们的工作不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吗? 漳州一参加了今年中考考生的家长 “加分令”把财富作为入学标准之一,并用政府权力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化的公共政策。我认为其中存在政府权力滥用等问题。政府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其出台的相关政策不能违背公平原则,行政手段务必得当、合法、合理,否则,就是滥用权力。 福建省三明市 谢振华 宪法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能够享受加分政策的学生只有两种:一类体现自然属性,如少数民族、归侨、革命烈士的子女;另一类则是后天表现优秀的学生,例如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纳税大户”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以财富作为标准,显然有失平等原则。 河南省巩义市 程晓博 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不能完全只看它是否有助于发展。开放要更加注重安全、改革要更加注重和谐。这种做法虽然是出于促进发展,但它必然触及目前社会上最关注的“公平”这根敏感神经。特别是在当前收入差距加大、分配制度和教育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这项政策当然会引起普通群众的不满。如果政策只考虑少数人的利益,就很难有益于社会和谐。 福建省行政学院副院长 刘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