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对制度不满的导师为何不为权利而斗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8/09 10:22 燕赵都市报 | |||||||||
北大公布近期教育研究成果,其中在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中,研究者通过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0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有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8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 “半数高校导师不满意研究生质量”——在连续剧式“科研老板”、“学术腐败”、“崇权媚钱”的新闻语境下,“半数导师不满”遭到舆论狂轰几乎是必然的。马上有人建
如此看来,当下的研究生教育似乎陷入了一个“双向不满意”的怪异格局。显然,这已经不单是哪一方出了问题,而是将双方联系到一起的教育体制整个出了问题。 与导师相比,作为受教育者的研究生之“弱势地位”更为明显,他们相对坚固的教育体制来说基本没有主动权。正因为如此,社会对高等教育三角形格局中的导师这一方寄予了更高的希望。他们既有知识的储备,也有地位的储备和影响力的储备,更重要的是他们所须付出的代价和风险要较研究生们小很多。所以,“半数高校导师不满意研究生质量”的新闻后面,我们真正需要质问的是:既然不满,而且不满的导师达到了半数之多,为何却一直安之若素? 去年,中国顶尖高校北大清华各发生了一起影响广泛的教授“为权利而斗争”事件:清华陈丹青辞职,北大贺卫方停招。这在当时曾被舆论奉为“中国学院知识分子觉醒的标志”。现在看来,与两位教授“英雄所见略同”的导师并不在少数,而是达半数之多。可惜的是,所见略同的“半数导师”并未能形成什么“陈丹青效应”、“贺卫方效应”,更多的人仍然只是私下抱怨“研究生质量在下降”。 研究生质量为何下降?是优秀的研究生越来越少了吗?还是优秀的研究生被僵化的教育体制挡在门外,或者扼杀于摇篮之中?既然“半数导师不满”,为何不拿出行动来改变?正如贺卫方教授在解释停招事件时所说:当一个社会有不合理现象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表达我们的不满。这种表达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如果大家面临不合理的东西都忍气吞声,不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而且包括社会的整体利益。 德国法学家耶林倡导“为权利而斗争”,他告诉我们,为权利而斗争不仅是对自己的义务,更是对社会的义务。如果“半数导师”将不满转化成表达和行动,也许就是启蒙和改革的开始;相反,如果“半数导师不满”只是安之若素下的私下抱怨,那么所得到的就只有被抱怨者百倍奉还的抱怨。(作者:舒圣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