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时评:不能用任何类型的兴奋剂去折磨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08/09 10:56  光明网

  重庆有个叫王雪晴的女中学生,父母仅为了让患有好动症的她能安心读书,给她服用了8年的兴奋剂。结果,重点高中她是考上了,但她的发育不正常了,产生了严重的药物依赖。而且,亲情也出现了危机。在女儿看来,父母的爱可以理解,但为了学习成绩而不惜毁坏女儿健康,她无法接受(8月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兴奋剂

  是冲着学习成绩去的,可什么样的学习成绩能抵销8年的兴奋剂呢?

  做父母的不可能不爱自己的独生女,但为了女儿的学习成绩,父母不惜让女儿服用8年的兴奋剂;老师也该关心自己的学生,尤其是能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但老师只要学生能考出成绩,就听任学生在8年的时间里一直服用兴奋剂;兴奋剂是处方药,父亲从多家医院拿了8年的兴奋剂,只因父亲用药的理由是孩子需要专心学习,医生就慷慨下药,既不问明缘由,也不道明利害。教育,从来靠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这回,却合力制造了让一个16岁少女只有1.5米的身高、60斤的体重,离开药物就无法睡觉,并常常流鼻血的兴奋剂事件……让人感到了无可言喻的沉重。

  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是会计,不可能不懂长期服用兴奋剂的后果,不可能发现不了女儿不健康的症状。但女儿服药后学习成绩提高的效果,让做父母的迷了心窍。整整8年,一直将兴奋剂说成是增加记忆力的补药,直到女儿知道了真相,积久成瘾,欲戒不能……老师如果不是只管成绩,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反常;医生如果不是一味顺应家长的要求,就不会真把学习不专心当作病来治,就不会推荐兴奋剂,而且长期下药……最不该伤害孩子的人,却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伤害孩子的合谋者。如果要追究背后真正的杀手,无疑是那个谁都在乎的学习成绩。

  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比成绩更重要的,肯定还有品行、操守;而比成绩、品行与操守都更为重要的,则无疑是人的健康。虽然一个失去健康的人,依然可以活得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但这决不是可以忽视健康的理由。如果可以选择,在成绩与健康之间,理智的选择只能是健康;如果可以交换,再愚蠢的父母,也不会拿女儿的健康,去换取女儿的学习成绩。当健康这个1存在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成绩、品行、操守……都是有意义的0;当健康这个1被毁掉了,后面跟上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

  像重庆这对父母那样,为了学习成绩,不惜让女儿成为兴奋剂的成瘾者,这毕竟是罕见的特例。但形形色色兴奋剂的变种,却比比皆是。譬如学校朝五晚十的作息安排,譬如茫无际涯的题山题海,譬如音体美功课的形同虚设,譬如没有节制的假期补课,譬如按成绩高低的排名,譬如考试不及格时的体罚,譬如动员升学无望的学生提前离校,譬如单以成绩评定学生的优劣,譬如单以升学率评定教师、校长与学校的优劣……所有这些,都可能是成瘾难戒的兴奋剂。有这么多兴奋剂刺激着,教育就无法保持它的常态。培育学生的教育,就有可能异化为摧残学生。

  希望王雪晴能从兴奋剂的魔影中走出来。如果生活允许重来,王雪晴父母最大的祈盼,肯定是回到8年前去,宁要一个虽然好动但是健康的女儿,决不会再为学习成绩去求助于兴奋剂。值得借鉴的是,不能用任何类型的兴奋剂去折磨我们的孩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