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不起“风花雪月”式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5 11:05 红网 | |
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高达四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引发了大学毕业生的捶胸顿足。近日,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8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对这一严酷的事实,很多学者以为是功利主义思想作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农村、贫困地区的人们有一种思维定势:上大学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如果这个目标 这些学者的意思很明白,读书是一项风花雪月的事,不能“太功利”。别指望它“改变身份、提高社会地位”。 一个有闲阶级,是尽可以整天陶醉在风花雪月里的。“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而吟哦,因为他们不愁生计,有资格把自己关在书斋里消磨春花秋月,可是,对贫困者而言,这一项奢侈的消费他们还享受不起。上大学不可能成为他们纯粹的消费,他们期待大额投入之后的产出。 据8月11日 人民日报报道:青海贫困农民的年纯收入在800元以下,而从1994年至今,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升至5000-8000元,学费猛增约20倍,而国民收入增长不到4倍。近年在青海省属各大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每年学费和生活费等各项支出约需1万元,一个家庭供养一个本科生,最少需要4万元,省外就读花费更高,相当于贫困农民50年收入。如此高昂的投入,可收获的是“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我们怎么能说大学生的希望是“过多”?农民经营土地,就期待收获庄稼;商人投资企业,就期待收获金钱,大学生投资教育经营人生,当然希望收获美满和幸福。如今,高额投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大学生们尤其是农村的、偏僻地区来的贫困大学生后悔也就理所当然。就通常情况来说,有一分耕耘,就希望有一分收获,教育投入也不例外。读书的目的“很功利”,自古皆然。从前人读书,期待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得到社会的肯定,我们又何怪乎现在的大学生在高额投入后找不到工作而后悔呢? 切实地为贫困的大学生开辟广阔的就业渠道,而不是做一些诸如“读书别太功利”的无益诱导,会有意义得多。(作者:谢浮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