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过分“妖魔化” 大学生素质真就如此低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6 10:05 燕赵都市报 | |||||||||
浙江省“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研究课题调查显示,平均13.1%的大学生已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生17.6%,女生8.6%。他们开始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51岁,体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最高,且存在少量商业性行为。(8月15日《东方早报》) 暑假,广州各高校对于学生宿舍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大学生乘机带男女朋友回宿舍
笔者不怀疑以上两则报道的真实性,但一个有目共睹的现状是,妖魔化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些媒体乐此不疲的“料”。在某一部分怀有“猎奇”心理的读者眼里,以上两则新闻向他们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当代大学是一个“性放纵”的群体。一些人善于和肆意的夸大事实和暴露事实的细节,热衷于给大学生“集体毁容”。“同一句话换个说法就能吓人一跳”,某些媒体报道的初衷,也是这样。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布拉德-皮特《七宗罪》的影响,在妖魔化大学生、给大学生“集体毁容”的过程中,“×宗罪”是经常用到的字眼。比如流传最广的“当代大学生九宗罪”就是:生活腐化、堕落傍款、玩物丧志、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低下、生理与心理缺憾。 这样的报道,已经从某些街头地摊小报制造的吸引读者眼球的噱头,演化为媒体群体对大学生“群起而攻之”的大趋向。一方面,现今大学生群体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报道中类似的现象和事实;另一方面,媒体之所以愿意制造噱头,是因为这样的新闻有卖点,有庞大的猎奇读者群体。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把这句话扩大,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也是这个时代的反映;延伸的理解就是,妖魔化大学生,就是妖魔化时代,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不负责。因为,关于他们的吵吵闹闹、是是非非,更是这个多变的时代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的反映。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群体。在普通公众眼里,大学生群体是高素质群体,应该有着更高的个人涵养和集体修养,他们先入为主地拔高了大学生的群体素质。一旦这个群体中某一部分的行为背离了他们划定的“底线”,那么,这一部分的错误,就要靠损失群体利益的代价来补偿,这也是我们传统的惩罚措施中,经常采用的惩罚方式。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而我们民族的一个劣根性就是,把一些高尚的东西打倒和贬抑,是普通公众获取平衡心理差距的一个惯用伎俩。 时代在变化,大学生群体也必然在变化。妖魔化大学生,其实并不能完成即使是善意的“道德救赎”的初衷,更何况是夸张的放大呢?换一个角度,把大学生群体也当作普通人群去看待,也许,问题就会“峰回路转”吧。 正如《中国青年》在三年前类似论题的“编者按”说的那样:……为了吸引眼球,制造所谓轰动效应,不惜歪曲事实,一篇又一篇发表指责大学生的报道,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整个大学生群体都像它所说的那样不可救药,那我们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前途?(记者: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