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国画老师不懂古画 美院院长批判美术教育功利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10/23 10:35  中国青年报

  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日趋雷同的办学模式,过分强调技术而轻视创新——这些都是全国几家美术学院的院长们指出的目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存在的通病。日前,在天津美术学院庆祝百年校庆之时,举办了“二十一世纪高等美术教育展望”当代学院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美术学院的院长纷纷表达了对目前美术教育功利性的担忧。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认为,目前中国几大美术学院不仅专业设置、教学模式都
朝一个方向走,而且都呈现出“西化”的特征。中国文化、中国美术在教学中所占比重下降,西方美术在不断被推广发展。他认为单一的模式非常不利于美术人才的培养。他举例说,盛产名家名作的欧洲没有两所美术院校是一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周向林教授在发言中提及,现在美术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都是重技术轻创新,过分传授技能,热衷让学生复制过去的作品,满足于对形式的模仿,而不关注当代艺术,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的艺术观念都会落后于时代。这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

  据了解,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美术院校也都纷纷扩大规模,目前基本规模都在3000人以上,远远超出了过去的学生数量。学生人数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教授肯定了扩招带来的积极作用,也直接指出了其弊端:整体表现为拔苗助长,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具体到艺术院校就是艺考热,学生文化课分数走低、基本功水平下降。这是社会民众实用性和学校功利主义的综合表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则直接指出了由于现在美术院校美术馆少、艺术藏品少,学校内不断增加的学生看不到原作,导致一代比一代水平低,甚至出现教授国画的老师看不懂古代作品的现象。(记者:李新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