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与国外相比 中国大学生的奖学金太少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0/27 19:46 南方周末 | |||||||||
今年香港的大学挑战内地名校,其高额奖学金成为一大竞争优势。我曾反复呼吁,内地大学要把奖学金制度的改革放在首位,大大提高奖学金的数额。有不少批评者则认为,大陆的经济发展还较落后,不能和境外学校的奖学金进行简单的比附。
简单的比附当然是脱离中国的国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比。我们在可以考虑各国和地区GDP的差距的前提下,进行相对的比较。比如,美国一年给大学生的各种财政资助,将近1239亿美元。这个绝对数字,我们当然不可能达到,因为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8强。但是,同样数字要换成人民币,我们还是应该拿得出来的。因为1元人民币的价值,按比价也是1美元的1/8强。更何况,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年轻一些,学龄青年多,国家更应该加大教育投资的比重。 那么就按1239亿这个数字算一笔账吧。中国的大学生按2000万计,假设有一半人(也就是1000万)需要财政资助,那么分摊下来,每个学生每年就应该获得1.2万多元的财政资助。 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美国,这些资助并不仅仅是奖学金,其中包括一些学生贷款;虽然贷款的利率优惠,偿还条件非常宽松,甚至有时可以减免,但绝大部分还是要还的。真正的奖学金数额,则为570多亿美元。还按中美GDP差距和人民币对美元比值的双重抵消的原则,大陆学生就应该享受570多亿人民币的奖学金。还按资助1000万学生的规模计算,一半的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年就应该获得5700元的奖学金。 如果中国一半的大学生每年能拿到5700元的奖学金,他们基本就不用支付学费了。再有6000多元各种形式的低息贷款,大学就差不多是人人都上得起的了。 可是,看看我们的校园,有多少学生能拿到将近6000元的奖学金呢?以北大这种条件最好的学校来看,能拿4000元以上奖学金的,恐怕在学生总数中连5%也占不到(根据北大教育基金会网站的数据计算)。奖学金能达到5700元的,更是凤毛麟角。 美国的教育开支,占其GDP的5.7%,中国则为2.1%,差了1倍还多。但是,按上述的计算,中国大学生奖学金数额在GDP中的比值,则仅为人家的十几分之一。这说明,我们不仅要加大教育的投入,更要改变教育投入的方式。 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以保证学生的奖学金为核心。虽然各大学的科研项目可以竞争各种联邦基金,但联邦政府基本不对大学进行常规的行政拨款(几个国立的军事院校除外)。主要给大学拨款的,是州政府对州立大学。这就使州立大学的学费很低。美国的大部分学生,也都在州立大学就读。不过,老百姓能上得起大学的根本理由,主要还是各级政府把钱以奖学金的形式直接送到学生手里。 关于美国老百姓对大学费用的承受力,我去年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美国人上得起大学吗?》一文中谈及。此文后收入《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一书。但该文因为对有关表格的误读,有些数字错误,在此不妨根据2003-2004的数据重新换算更正。 美国州立大学平均学费为5400美元,有59%的学生接受了平均每人4600美元的奖学金,几乎顶了学费。另外,51%的学生接受了平均每人5800美元的学生贷款。总体算来,有76%的学生接受了各种不同的资助,总额平均每人8700美元。这与包括生活费在内的15200美元平均大学费用,仅差六七千美元。想想2003-2004年美国人的年平均家庭收入达7万多美元,中等家庭收入在4.5万上下的现实,老百姓当然还是比较容易承受这笔费用了。 私立学校要贵得多。但奖学金也多。4年制私立大学平均年学费为18400美元,有82%的学生接受奖学金,平均每人9400美元,能支付一半的学费。同时,有66%的学生接受贷款,平均每人金额为7200美元。接受各种不同资助的学生有89%,平均每人金额为16300美元。这距离28300的总费用(包括生活费),还有1.2万元的距离。但私立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高产,家庭收入往往在10万以上,孩子上学的几年手头紧些,但没有承受不了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水平远落在美国之后,在奖学金问题上不可能比绝对值。但是,在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后的相对值,还是应该比的。在给奖学金上,美国能拿出1个美元,我们就应该能拿出1个人民币。达到美国的这个相对水平应该是一条底线。毕竟美国在高等教育上对弱势阶层的照顾并不周到。这不仅举世公认,而且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目前全社会正在想办法解决。我们要达到这样的底线,给一半大学生人均将近6000元的奖学金,外加其他资助,办法就是削减给大学的直接财政拨款,省出钱来给学生。否则,我们就会看到大学对在财政上挣扎的学生视而不见,今天要修高尔夫球设施,明天要给个3层楼的食堂装两个豪华电梯。纳税人的钱,也就这样被白白挥霍掉。 (作者系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