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偶像观呈多元化 社会贡献成主要评判标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1/07 10:48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林蔚 遍地开花的选秀活动催生了一批新生“偶像”。作为时代风尚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有着怎样的偶像观?偶像又对青年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复旦大学团委刚刚公布了一项关于复旦大学生偶像观的调研。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对象涵盖学校文、理、社科等各专业的学生。结果显示,大学生多元化偶像观中包含了理性思考,“对社会的贡献”成为选择偶像人选的最主要指标。 调研发现,风靡一时的选秀虽然挤占了荧屏,却很难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学生们更多地将选秀人物看成是“娱乐明星”而非“偶像”,更愿意用“一夜成名”(25%)和“幸运”(23%)来概括选手的成功。 在“哪些类型的人可以成为偶像”这一问题上,有2/3的学生选择了“企业家”和“科学家、学者”,其次为“娱乐明星”、“政治军事家”、“普通人”、“虚拟人物”等。 调研人员表示,学生对偶像这一定义趋于多元化。除了比尔·盖茨等企业家、周恩来等政治军事家外,一般的普通人甚至虚拟人物,如柯南、哈利波特等也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偶像,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有较强的渗透力。 在“偶像应该具有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一项中,42%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贡献”,其次为“气质形象”(31%)和“才艺技能”(20%)。“社会地位”和“财富身价”仅占7.3%和0.6%。学生更多地认为,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能在社会上形成积极影响效果是成为偶像的重要标准。 虽然偶像并不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偶像的言行时刻联系或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当被问及“树立这些偶像,对你最有帮助的是哪方面?”时,将近40%的同学选择了“增加将来个人发展动力”,也有部分同学选择了“提高个人品位”和“满足情感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