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高考奇才”的遭遇是高考制度的异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1/09 11:48 重庆青年报 | |||||||||
湖北“高考奇才”周剑,四次考进名牌大学,却有三次因为痴迷网络、学分不够等原因而被退学,成了从中学的“应试教育”到大学的“素质教育”这一转型过程中“最典型的转型的不成功者”。(11月2日《广州日报》) 从一定意义上说,周剑的遭遇再次证明,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已经严重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选拔人才功能,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程度了。
从报道中介绍的情况看,导致周剑进入虚拟世界寻求解脱的一些偶发事件,如失恋,丢自行车等等,完全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大学生无法避免的“成长的烦恼”,是一个人成熟的过程所必然要体验到的正常现象,但这些居然都构成了他遭受重大人生挫折的基本因素,由此可见,现行高考制度这张“筛子”的“筛眼”是多么不合理,不均衡了。 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除了“高考”成绩外,学生做义工的时间及表现、体育运动的水平以及社会活动的能力等,都是录取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只能通过一系列综合的指标才能够被准确地判断,而单一的指标,却只能告诉我们考生的单一素质,如果是一个已经异化的指标系统,其反映出来的,更是完全混乱的信息——周剑的遭遇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章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