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名人谈考试:科举制为何取代察举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11/12 14:38  《北京考试报》

  ——访著名史学家毛佩琦先生

  记者:赵蓁茏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
、《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等。

  毛佩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中作的《明十七帝疑案》和《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系列讲座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广大观众的好评。近日,他就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考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方式,始于何地何时呢?

  毛佩琦:考试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我国很早就有了考试活动,《尚书》中就记载了尧对舜的考察。而制度化的考试产生于西汉,当时既有学校考试,又有选官考试,如察举中的考试。

  记者:察举的含义是什么?

  毛佩琦:察举就是皇帝出试题,即“策问”,应举者作答,即“对策”。察举这种考试方式始于公元前196年,当时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各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而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考试制度则是从汉文帝开始的。公元前165年,汉文帝诏举贤良能直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因此正式成立。察举制确实为当时的朝廷选拔了许多杰出人才。

  记者:那么察举制为何会被科举制取代呢?

  毛佩琦:很显然,察举制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一切惟选拔者马首是瞻。就算选拔者一心为公廉洁自律,也会受到个人眼界、爱好、习惯的限制,不可能惟才是举,有才皆举。到了南北朝后期,随着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察举制已经变得完全不重才学德行,只重家族门第,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从而失去了它整合社会资源,有效维系社会运转的功能,因而被历史淘汰。科举制因此得以取而代之。

  记者:您怎样看科举制?

  毛佩琦: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它渊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废除于清末,整整绵延了1300多年。

  科举制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为并非高贵门第、高贵血统的各阶层平民百姓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参政治国行列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可以说,科举制作为中国人开创、通过平等竞争选拔人才的制度,其世界影响深远而广泛。其影响是超国界、超时代的。

  记者:作为研究明史的专家,您一定对朱元璋废立科举的事情非常了解,您如何评价明代科举?

  毛佩琦: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治国人才的培养,建国之前即在应天府创办国子学;洪武三年(1370年)又下诏开科取士;在兴学校、开科举的同时,又通过荐举途径选拔人才,时称“三途并用”。明初三途用人,学校、荐举为盛,相比之下科举地位不算重要。科举取士因效果不佳曾于洪武六年(1373年)一度被废。此后十年,是朱元璋为巩固政权、强化皇权而努力探索的十年。在人才选拔上,他既取得了科举取士的经验,又取得了荐举取士的经验,经过反复权衡,最终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恢复科举,命科举与荐举并行。以后则科举独尊,荐举渐成虚文,学校在选官方面的地位也日益下降,主要成为为科举储备人才之所。从此,科举考试已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