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时评:只保良不保优 高考“保送制度”可休矣

http://www.sina.com.cn 2006/11/14 11:00  光明网

  高校2007年保送生政策陆续出台。什么条件的考生可以被保送上大学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对于保送生的条件,教育部作出明确规定,省级优秀学生、奥赛获奖选手、竞赛获奖选手、外国语中学学生、获奖运动员、公安英烈子女等六类考生有保送资格。(《中新网》11月8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出台了高考保送生制度,其初衷是防止优秀的学生因为在高
考中发挥欠佳而上不了大学。凭心而论,保送制度对于特殊人才和优秀人才的选拔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它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高考形势和社会运作机制的发展,高考保送制度已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与其设立时的初衷也已渐行渐远。

  首先,“保良不保优”已成“保送”的潜规则。不少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般都是“保良不保优”,把一些中等生或考试把握不大的学生保送上去,而把优秀毕业生留下来参加高考,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致使保送生的质量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其次,高考“保送”的指挥棒作用,让学生在应付高考之外,又背负了各种竞赛的压力。保送一方面是看平时成绩,而一个硬指标则是奥赛等竞赛成绩,这就令很多想走保送这条路的考生疲于奔命在各种竞赛考场上。而这种竞赛的成绩究竟有多少是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恐怕没人能说得清。

  而保送制度最遭人诟病的,是它已经演变成腐败的温床。既然“保良不保优”,也就是成绩不再是硬指标,则谁能被保送,很可能就要看身份、关系、金钱、背景了。在一些地方,保送已经成为了特权、后门的同义词,偷梁换柱、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内定名额、五花八门、手段高操。一些成绩很差、甚至在年级倒数的学生,只因父母有权有钱,竟摇身一变成了“品学兼优”而被保送进了大学,岂不令人气愤。

  既然高考保送制度有如此多的弊端,而在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消除这些弊端,如此情势下,废除保送生制度就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为什么要实行保送?不就是要保证优秀生顺利入学吗?要相信:考试对优秀生来说,不过是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他们是不怕考的。只要给一贯表现出色的优秀生实行加分或考分相同优先录取,就可以保证他们顺利入学。取消保送,一定会受到优秀生和渴望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学生及家长们的欢迎。惟有玩弄“保送”于股掌之中的有权者和“能使鬼推磨”的有钱者,才巴不得“保送”万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