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招聘大会是大学生就业的惟一桥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1/23 09:59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康劲 位于郑州的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轰然挤倒掉、电梯也被挤变形,这不是商场的年终抢购,而是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后留下的景观。(《河南商报》11月20日)
此次大会有260多家用人单位招贤,但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却超过了3万人,其中包括研究生。从郑州的招聘大会可以看到全国的就业形势,面对招聘会场里的残酷竞争,面对学生们的执著坚韧,面对犹如战场的残垣断壁,笔者不禁想问:难道招聘大会,就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惟一桥梁吗? 在国外,基本上看不到那种动辄上百家企业、上万名学生参加的招聘会。学生都是在高校和政府联合组织的就业服务机构的帮助下,有序地进入就业市场。 比如,俄罗斯有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中心,每所院校还有相应的机构,教育部门对就业市场进行密切跟踪,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英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就是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数据库”,资料储藏非常丰富。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常年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络,经常会根据媒体的一则报道或广告登门拜访企业、建立联系。在德国,由国家劳动总局及各州联邦政府的劳动局,建立了一个全国通行的网络平台,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可用电脑登录,免费共享就业信息。在美国,劳工部就业统计局有2000名工作人员在全国各地采集数据,发布未来10年的就业环境,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每两年微调一次。这种预测结果会结集出版,为毕业生服务,成为人手一册的就业“圣经”。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由政府和高校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是促进应届毕业生有序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国内各高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都相继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是,许多就业指导机构除了收集几月几日哪里有招聘大会的信息,热衷于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外,无所作为。如果就业指导机构能够详细搜集用人信息,准确指导学生择业,避免个人求职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并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定向接洽,不仅能够免除学子们的盲目赶场,而且也可以促使就业工作走上有序、规范的轨道。 说起目前的各类招聘大会和学生们的盲目赶场,许多人都有劳命伤财之憾。大学的学习时间原本非常宝贵,可是,许多学子不得不用大半年的时间,天南海北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场,精心制作的求职简历递出去常常石沉大海。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教收费居高不下的当下,学生花钱购买的学习机会,却因为赶着参加招聘大会而被占用。由于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和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许多学生对招聘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就业乃民生之本。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普及率仅有0.56%的当代中国,每一个高校的毕业生都是国家社会的宝贵财富,保证他们都能顺利就业,告别招聘会之惑,是政府和社会都不应回避的严肃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