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教育时评 > 正文

热点评论:我们的德育到底缺少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11/23 10:42  三秦都市报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中国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需要更多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11月22日新华社)。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研究对象为上海1500名11岁—18周岁的青少年。调查结果引人深思:相当一部分对一些基本社会公德、理想信仰与道德品
性方面的追求,表示“说不清”与“难评价”。例如,对“人不可无信”表示困惑与否定态度的达14.3%;对“诚实就意味着吃亏”部分认同的达35.5%;对“现在办事凭良心的人多不多”表示说不清的达16.4%。这样虽然反映了整个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更说明当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许多人都指出,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不是很成功,许多地方的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其中固然有教材陈旧、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同样不可忽视。因为从理论上说,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是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上,许多老师不能建立完整的学生观和素质观,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在分数的功利面前,学生成为教师业务成绩的工具,谁还注意对品德的要求?

  教师身教的效果往往优于言教的效果。国际上许多教育专家认定:现代教育思想核心,上世纪70年代是学会生存,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但是,一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超然于道德之外,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割裂开来。有的教师往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脖子里灌凉水、或是差几分及格就扇几记耳光;还有的请来家长对号入座,念到谁的分数谁的家长就起立,如此等等。学生形容这样的老师叫“冰冷的心,冰棍的脸、枯躁的语言,古板的眼”。教师自身素质不足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德,又怎么谈得上德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德育更应如此。学生会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甚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的德育缺少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最缺少的不仅是将精湛的教学艺术教给学生学识,更以其的爱心教育学生成人的教师。假如有成千上万“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我们的德育就大有希望!(方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