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时评:高考改革别脱离公平性空谈素质考核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6 15:25  解放日报

  我国有五个省区将于明年开始陆续迎来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但各省区推出的高考改革方案引起了争议。据悉,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上仍处于“白热化”状态。有的专家建议实行推荐招生制,即先由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然后再展开全国统一考试,分数不对外公开,只用以证实老师有没有说谎。有的则提出,要把一次统考变为多次考试。

  高考改革话题总是高度敏感,以至于有关高考改革的任何细枝末节,无一不处于巨大的争议旋涡之中。专家们对高考改革方案的种种建议,与其说是小范围内的“理论碰撞”,倒不如说是大范围内众说纷纭的一个“局部缩影”。如果说高考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原则共识”,那么论坛上对高考改革的激辩则是对这一原则的再度重申。

  但是,目前高考改革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将一个基本达成共识的原则,通过制度化的操作落到实处。毕竟,高考改革或者更确切地说素质教育的推进,重要的还在于如何以技术化的手段将原则转变为现实的制度操作。

  不必讳言的是,现实中的不少所谓“改革方案”,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无疾而终。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不是出在理念上,而是在理念的实现过程中,能否确保公平的问题。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推荐上大学”方案,就会发现这不仅有叠床架屋之嫌,而且还可能使得高考改革在对人的素质的苛求中,迷失了公平性的基本诉求。虽然各国经验早已证实,统考不利于甚至不可能实现多元评价以促进素质教育,但至少在目前的语境下,素质教育和素质考核,虽然有着理念上的正确性,却容易忽视教育考核所必须体现的公平性问题,而后者恰恰是目前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论高考也好,还是素质教育的单独考核也罢,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它注定首先是一种资源分配规则,之后才是一种能力选拔机制。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地将能力选拔凌驾于分配公平之上。更为关键的是,缺乏公平性控制机制的所谓能力考核,很多时候会沦为“资源分配腐败”的代名词,最终反倒选拔不出有能力的人来。

  近年来,不少教育改革的方法,诸如面试录取、素质教育计划等等,总如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恐怕就在于那些不注重分配公平性的制度设想。太多家长宁愿容忍高考种种弊端的“小恶”,也要坚守“公平竞争”的“大善”。至少目前为止,虽说高考的“公平竞争”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却没有任何一个改革方案比统一高考更能确保公平性。

  不要轻率地指责家长、中学甚至学生本身是推行素质教育或者高考改革的最大阻力,也不要像所谓的专家那样总是沉迷于制度设计而难以自拔,当任何改革方案不可避免地要成为资源分配的规则时,规则的公平性总是公众的首要挂念。也只有当权力约束、制度规范以及公众监督得到落实之后,各种改革方案才能赢得民心,取得实践上的成功。

  志 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