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不吐不快:“母校交易论”中为何没有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8 11:27  红网

  近日,在暨南大学的学生论坛上,一个题目为“毕业了,你还会对母校有感情吗?”的投票帖子,有53人参与了投票,结果有64.1%的学生表示会关心母校,但仅有18.8%的学生表示会依恋母校。另一边,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一个与此相关的调查(1146人参与)显示,不少受访学生都表示对母校没有太多印象,甚至只认为自己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而已。(见12月27日《信息时报》)

  临近年末,单位发了贺年卡。在给刚毕业的母校的老师填写贺年卡的时候,恍然意识到,大学里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师德和人品均让自己发自内心崇敬的,仅仅二位而已。

  相信笔者的感觉,很多人都有共性的认识。学费越来越高,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就业率越来越低,教育功利性越来越重……大学越来越让投入它怀抱的莘莘学子失望而伤心;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像一场交易。在甚嚣尘上的“母校交易论”中,我们看不到反思,更多的是漠然和习以为常。

  在笔者看来,“母校交易论”之所以甚嚣尘上,重要原因有三点。

  一,大部分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大学“学无所得”“学无所用”。这种群体

性感觉,不只是体现在“三成学生难以就业”这个单纬的角度上。相当多数大学的课程设置迂腐、陈旧。对许多学生而言,很多课程学习的作用大抵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固然不能成为“高级技工”的“培训车间”,但大学起码应该放下必要的、做作的精英姿态,以契合社会的实际需要。这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知识学习与毕业后工作实际运用之间的脱节与断层上,表现的尤其突出。

  如果“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标能够达到,即便一部分毕业生毕业时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起码,他们在情感体验上,不至于如“母校交易论”中浮现的那样决绝。

  二,在许多学生看来,大学是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老师拿着一本可能已经用了十几年的教案只管上课,上完课拿起包就走,不和学生交流和沟通,更不问你是否听的懂、会不会……这大约就是大学教师共性的素描形象。

  不言自明,学生和大学的感情,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老师的感情。因为扩招,学生的急剧增加使很多大学教师为诸多的课程,疲于应付;年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说,在利益和功利思维驱动下,他们更多地把教师作为一种简单的职业。

  三,大学是个复杂不亚于社会的微型社会,利益交易的渗透使整体氛围每况愈下。正如报道中所言:奖金、推优保送、就业率等这些赤裸裸的“物质纽带”成为维系当今高等教育系统的“钢筋铁骨”。而另外一个风行大学内部的可笑、可悲的“潜规则”就是,如果学生某门功课不及格,大可以携带礼品去任课老师那里“沟通、交流”感情,而且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诸如此类的“潜规则”,不仅是某些教师师德败坏的问题,更是坏了大学整体融洽、和谐的氛围。

  从以上三个方面反思“母校交易论”,难免挂一漏万。在笔者看来,“母校交易论”的甚嚣尘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群体的麻木和冷漠,尤其是作为大学主体方。学生之于高校,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母校交易论”的长久存在,注定会损害大学的声誉,以至威胁到整个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母校交易论”是个反思的契机。而缺乏反思的“母校交易论”,不能不让人顿感悲凉并心生忧虑。(作者:李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