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热点辣评:乞求怜悯能作为求职的筹码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12/28 12:13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湖南高校一名2007届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日前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求职时,竟当场跪倒在院长的面前。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湖南女子大学校长办公室里。两起硕士生下跪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有专家认为,其中折射出的是研究生就业的尴尬。

  (12月27日《潇湘晨报》\)聋哑女大学生熊小芸下跪求职事件经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目前,她已被一动画公司聘用。12月26日,熊小芸在父母陪同下来本报送锦旗。

  (12月27日《重庆商报》)

  李记

  如果说熊小芸下跪求职事件,还涉及到残疾人就业公平的问题的话,那么,研究生下跪求职事件,公众在关注中给予的怜悯和同情,则注定会成分复杂。

  笔者在此试图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怜悯的限度到底有多大?

  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下跪行为本身都被赋予了极其特殊的行为意义。正因为这种行为的特殊性,才有了事件当事人采取之后,能够促使事件非常规发展的推动、催化作用。从这一点看,熊小芸和下跪求职的研究生,都在各自的行为中运用到了它。

  怜悯弱者是人类本性中善的部分,也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比如在熊小芸下跪求职事件中,公众和社会舆论助推了怜悯作为一种优良情感和群体意识,在公共层面的巨大作用下,进而引发了舆论层面对就业公平性的思考。

  一个好的制度和环境,不仅仅能够体察到弱者的存在,以及其正当利益的获取;与此同时,它也能够防止非正当方法和手段进入到公共资源领域,在事情把握者的行为情绪上产生影响,造成公共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占据。我们不难设想的一个现实就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果下跪求职能够换取怜悯和同情,并且这种怜悯和同情能够转化为增加下跪者求职筹码的话,那么,它的示范性效用则是恶劣的。尽管这样的先前性假设是以诋毁某些特殊的个体的人格尊严为前提,但在就业激烈竞争的今天,这样的担忧恐怕并非杞人忧天。

  一个由此及彼的推理就是,如果下跪求职换取的怜悯和同情,能够转化为增加下跪者求职的筹码,那么,别的同情的和利益驱动的非正当因子,也很可能或长驱直入或旁敲侧击地渗透到决策者的意识中,影响甚至决定着他的决策意志。比如金钱、利益的贿赂,比如人情关系的进入,如此等等。

  所有的这些,最后难免要归结到良好而完善的就业公平制度的建立上来。在笔者看来,公众和社会舆论,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积极构建这个制度。当然,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到怜悯的限度———既能够让那些存有先天不足或后天难以改变的缺陷的人能够享受到这项制度的惠顾,也能够保证非正当的怜悯、功利思维和利益渗透影响到公平的进程。也就是说,怜悯的限度和惠及的范畴,应该被先前性地量化设置。维有如此,怜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的社会作用,才能惠及更多的需要它帮助的群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