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教育时评:高校也要对得起学生的“求学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01/08 10:06  新京报

  日前,南京财经大学组织学生核算自己的求学费用,让学生明白父母在支持其上学方面的巨额投入,并通过计算“逃课成本”的方式,促使学生反思逃课等行为在经济上如何“愧对爹娘”。有学生初步核算,该校一名大学生每小时的平均培养成本约为12.9元。(1月5日《新京报》)

  在教育收费渐成学子心头重负的情况下,该校引导学生精打细算,将求学成本明确化,用冷冰冰的数字警示学子:“儿时不努力,银财打水漂。逃课如烧钱,无颜见二老。”其用意可谓良苦,而且与学生推心置腹谈实际得失,效果想来也不错。然而,既然校方引导学生算起经济账,不妨按照同一标准,做一番“内省”的工作,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师责任心、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反思一下教学服务成本与学杂费在经济上是否相称。

  按照有关高校的成本收益算法,来衡量高等教育的供求相对状况,至少四个方面的情况要考虑。

  一是师资力量。现在,有些高校为吸引生源,重新包装学科体系,冠之“工商管理”、“计算机”等朝阳学科,虽学费高昂,但金字招牌下的师资力量,却是原有相近科目的“改装版”,大学生入校日长,失望日深,不少人便借故“逃课溜号”。

  二是课程设置。学科体系不够科学,直接导致某些高校缺乏重点突出、内容新锐的课程谱系,不同专业门类充斥着大量必修的基础性共同科目。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大而化之的政治经济学占了主要课时;本科生与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培养的教学内容相差不大,导致部分研究生在外“跑零工”造成“逃课”。

  三是部分教师授课艺术乏善可陈。以外语教学为例,

新东方等社会培训机构门前人头攒动,而许多学生却对本校安排的英语课提不起兴趣。学生愿意额外花钱去校外“挤大课”,却不愿坐在舒适的校内教室里听讲,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低,但却对课内教学存在失望情绪。

  四是个别教师忽视教学,教学态度不够认真。社会活动与教学安排有冲突时,部分教师习惯于优先考虑前者,缺课少时等情形屡见不鲜。倘若按照文前所述,一名大学生每小时平均培养成本12.9元计,一节课少说数十学生,其求学成本损失可谓不小。

  考察国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往往通过声望卓著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输出,说服政府公共拨款,吸引企业投资科研,广纳社会捐助,充实优才奖励基金。他们的学生人数对校方经费及收入并不具有决定意义,也不与学生的求学成本直接挂钩。而在我国,一些高校不顾师资力量及教学和生活保障设施的有限,广收生源,实际上大大稀释了应有的教学服务质量。如果再用庞大的学生数量予以平均,则相关资源更为稀缺。这样一来,学生的同比例求学成本,事实上又被隐性抬高。此时,高校严肃核算教学服务提供总量和学生学杂费支付总额之比,在要求学生对得起父母为其支付的学杂费的同时,也确保自己的教学服务对得起学生支出的求学成本,也很有必要。

  □江渚上(北京律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