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热点辣评:中国大学排行榜何以无人喝彩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2 11:18  解放日报

  一周之内,两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如期而至:1月4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的《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出炉;本周出版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7年第1期,则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7中国大学评价》。

  前度“刘郎”今又来,可惜“物是人非”。这一回,媒体反应出奇的平静,论坛上也没有了以往发布后激起的漫天“口水”。华中地区某师范大学教授李新阳对记者表示,正在失去市场关注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前景堪忧。

  意不在“榜”

  两个榜单,几乎同时发布,如同《中国富豪榜》之胡润版与福布斯版,一决雌雄的意图路人皆知。

  但是,竞争显然并不只在这两个榜单之间展开。有统计称,1987年至2000年间,中国共有13个单位发布了30多个大学排行榜;2000年后的排行榜虽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新近增加的超过20个。排行榜版本之多、发表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大,都远远超出此前的一二十年。

  这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三家:网大、《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和中国校友会。他们分别于1999年、2002年和2003年推出了各自的大学排行榜。这三家机构是民间性质,都地处深圳:网大是“一家在大中华区域发展教育产业及相关教育技术产品的专业化集团公司”;《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自称是“民间学术排行机构”;中国校友会则是“一家综合社区门户网站”。

  排名机构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高校,譬如武汉大学中国科技评价中心、上海交大高教所等。前者由我国著名情报学家、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邱均平教授领衔。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说,2006年,中国有97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做排行榜者,醉翁之意不在榜,大家正在加紧争夺眼球。”眼球显然意味着财富。1999年,网大在推出其首个大学排行榜之后,在赚足点击率的同时还出版了相关书籍,据说因此“一夜暴富”;而武书连除了每年出版《挑大学选专业》一书外,还将相关数据出售给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

  有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校、学术机构都想进来分一杯羹,其中就包括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一直名列三甲的浙江大学。

  质疑不断

  “民间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牟利,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花钱买来的应该是优质的产品。”肖洋,浙江平湖一所重点高中的班主任,因为需要指导学生填志愿,他每年都在关注大学排行榜,可每年都是笔“糊涂账”。“就拿这次两个排行榜来说,一个南开大学进了十强,另一个却排到了第17位。学生问我,我问谁去?”

  其实,在每年的大学排名中,前30位的变化还并不算大。越到榜单后面,不同榜单之间、同一榜单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别就越大。有些高校上升速度很快,以致于他们自己都感觉不到;而有些高校却急速下降,甚至一年跌出数十名。有专家对此质疑,难道坐了过山车吗?

  有专业人士曾经指出,大学排行榜最大的软肋是基础数据不够扎实可靠。某排名50多位的农业大学,其研究生院招生处的教师镇勇说,据他了解,排行榜的有些数据是由一些大学自报的,比如“毕业生平均年薪”这个数据,很多学校想报多少就多少。“而我所在的学校,这两年根本没有接待任何排名机构的调研,真不知道有些数据他们是怎么编出来的?”

  而排名机构彼此之间的口水战,诸如“50万让进前一百名”之类的丑闻充斥了网络。2003年,某专家甚至对记者毫不讳言地宣称,另一家排名机构的研究体系抄的是美国的,研究成果则是抄袭他的。

  太过明显的商业诉求、不透明的数据来源和排名程序、过多的丑闻和炒作,已经严重伤害了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以往每一年,大学排行榜都曾经引发高校学子与教师的护校大论战,排名机构间的口舌之争也时有发生。在武汉地区,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大学的学子们屡屡在BBS上为了名次“互殴”,一则转贴的榜单,跟帖往往数百条。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在BBS上看到类似话题了。

  往何处去

  华东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覃锐老家在湖北郧县,回忆起自己当初填报志愿的过程,他用了一个词“一头雾水”。在这个偏远的山区县,很少有人能对某大学某专业的实力有所了解。最后影响覃锐作出抉择的,正是某机构出版的大学排行榜书籍。

  显然,无数的覃锐们正在期待着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大学排行榜。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认为,正因为中国的优质大学资源还比较稀缺,大学排行榜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就是学生家长的关注焦点。虽然市场有需要,但是排行榜却良莠不齐,使得广大高考生愈发迷失方向。

  华中地区某师范大学教授李新阳曾经在美国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他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第一份大学排行榜在1983年问世,斯坦福大学主席唐纳德·肯尼迪曾经说过,这场排位赛看起来很精彩,但品质却经不起推敲。然而,20多年过去了,该杂志的大学排行榜质量日渐提升,已经成为该刊的保留曲目。每到“大学排行榜特刊”上市,销售量往往会比平时高出40%左右,与之相伴随的,是杂志网站USnews.com暴增的上千万访问量。与之相比,国内的大学排行榜也经历了十多个年头,却依然“军阀混战”局面。

  “这需要严格自律和长期坚持,失去了观众的排行榜,必然会夭折。”李新阳说,目前国内一些机构的舞弊手法尚属初级阶段。作为民间的排名机构,最迫切的,无疑是建立一种合理的并且透明的盈利模式,这样才能洗脱暗箱操作的嫌疑,进而赢得市场的认可。本报记者 吴长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