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人单位名校情结 “非名校”大学生求职遭歧视http://www.sina.com.cn
2007/01/19 10:12 中国青年报
“名校情结”愈演愈烈 “就因为鸡蛋大小的一个圈,我就彻底没戏了。”说起上周在北京农展馆招聘会上的遭遇,河北某高校的研究生李晓明(化名)显得挺委屈。 因为学的是新闻学专业,李晓明看中了一家出版社编辑助理的职位。“您看,我发表了5篇文章,有两篇在核心刊物,担任过校报主编,还有在主流媒体的实习经历”。 负责招聘的老师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李晓明觉得有戏,忙把简历递过去。没想到,对方只扫了一眼,就皱起眉头说:“把简历放这吧!下一个。” 李晓明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他想看看下一位应聘者的情况。那位同学没说话,直接递简历。那位招聘老师也只扫了一眼,就狠狠地在上面画了个圈,“行了,等通知吧”。 李晓明偷眼一看,圈的几个字是“中国人民大学”。后来,他发现凡是画了圈的简历都被单独放在一起,圈里面也都是“名校的招牌”。 在最近采访的几次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上,记者经常看见一些普通高校的学生围在一起,抱怨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 这种情结不是今年才有,但看上去愈演愈烈。因为部分名校研究生也在跟着抱怨说,有不少用人单位要求本科也必须出身名门——“清华博士怎么了?也得是‘三清团’的(本科硕士博士都出自清华)我们才要!” 本科毕业于东北某高校的小钱用“一路辛酸”来形容她的就业历程。“我学的是会计学专业,本来想本科毕业直接工作,可到招聘会转了一圈,根本没几个单位搭理我。”小钱回忆说,当时上海一所名牌高校人事处的老师问:“你是211高校的吗?我们只招211高校的毕业生,不是就别投简历了。” 备受刺激的小钱下定决心,非要拿个更高的学历不可。现在小钱捧着英国威尔士加迪夫大学金融学硕士文凭回来,却发现仍然摆脱不了非名校出身的阴影。一家国有大型银行的回复是:“您的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但本科不是重点大学,因此很遗憾地通知您不能获得笔试资格。” 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石中英介绍,他的很多学生也反映过类似情况,一些用人单位仅因为学生本科不是北师大的就将其拒之门外。“有能力做好工作就行了,你管他本科是哪个学校的干嘛?”石中英始终闹不明白。 同样,本科是二类师范院校的名校研究生也容易被用人单位挑毛病。现在到北京招人的广东一家通信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梁小姐指出:“这些师范生本科4年都用来冲刺考研(blog),没学什么东西。我们公司可吃过亏。” 而王女士是一家国有银行地方分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她透露,该分行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只要当年高考(blog)是被第一批本科录取的学生,就是俗称的“一本”,而“二本”和“三本”的学生都不予考虑。 还有些用人单位“查出身”已经查到了中学。在一次中学教师招聘会上,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的老师告诉记者:“挑英语老师特别要睁大眼睛。哪怕是名校大学生,也要查查他高中在哪里上,因为有些地方的学生念英文会带家乡口音。”另一位中学校长则认为:若高中不是从名校毕业,那他的学习习惯肯定好不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会高。 出身名校依然是把金钥匙 回过头看,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似乎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日益凸显的。 2002年,也就是高校大扩招后第一届学生毕业之际,复旦大学公布了一份《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在“大学生眼中求职重要条件”中,“学校名气”首次被大学生认为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专业、学习成绩、个人实际能力和素养……当时,上海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只招名校毕业生的用人策略,更强化了学生对学校名气的偏好。 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这种原本只在大城市出现的用人标准开始席卷全国。每到年底,众多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会就如火如荼,可基本上只集中在少数名校里。公开的人才交流会上,名校毕业生更是被另眼看待。 在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次招聘会上,一家国有纺织企业的展台前挤满了前来应聘的学生。“您看,这么多学生,我招谁呢?”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抱怨道,本来她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选择适合企业定位的人才。结果来的人太多,能做的就是收简历。 “这些应届学生工作经验几乎都为零,最后我们不得不把更多的信任留给名校。”她分析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市场看起来供大于求,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相应的,企业对“名校”的理解也从“221工程”的百所高校缩小到“985工程”的30多所。 今年,北京一家媒体公开招聘,数千应届生报名。该报社不得已定了两条硬指标,“研究生”加“985高校”,结果筛下来还剩900多学生,最后不得不借用一所小学做考场,连食堂里都坐满了人。 那么,非名校的学生和名校的学生究竟有何差距呢?小赵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非土著”研究生,她觉得尽管本科就读的大学在自己的省里已排名第一,但和北京的名校相比,名师(blog)少,讲座少,接触国家级课题的机会和国际交流也少,相比之下,出身名校的学生视野更广阔,学习自主性更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楚江亭认为,毕竟名校扩招规模小,保留了自己的优势,多年的积淀使得名校的毕业生在整体素质上往往更胜一筹。但他同样认为,只看重学历反而有可能把真正的人才放过,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和学校处于哪个层次没有必然关系。 金钥匙不等于金饭碗 陈菲是广东某师范学院的毕业生,现在在一家美国企业担任中国区市场总监。在北京一所高校的宣讲会上,她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刚毕业时,多家知名企业都以各种原因拒绝了陈菲的请求。“不就是因为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吗?我就不认命。”此后,陈菲在每封求职信上都写着:“我不要求什么待遇,请允许我工作一段时间,再考虑录用。” 终于,有一家跨国企业给了回复,不过只同意先实习,不给工资。陈菲答应了。3个月后,企业给了份只有提成,无月薪的“跑腿”活。到了年底,陈菲因单月承办业务几十万美元的显赫业绩,被提升为美方企业驻广东分部首席代表。又过了一年,她被任命为该集团的中国区市场总监,并任职至今。 在陈菲看来,其实名校与非名校并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企业看重的毕竟是人才本身。后来的交流中,上司告诉她,“我们公司选录人才非常严格,那次招聘中有不少比你更优秀的毕业生,但决定被留下的是你,因为企业更看重你对单位的认同感和执著的态度。” 2006年底,央视时空调查与智联招聘针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于应聘者的简历最先看的是什么”一栏中,选择“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与“专业”的排在前两位,而大学生自己最看重的“毕业院校”只排在第三位。与之相似的,在关于“大学生值多少钱”的调查中,“学校知名度”并不是企业核算薪资的主要标准。 在一次校园洽谈会上,某外企负责人黄先生针对学生的提问更是直言不讳:“出身名校并不意味着金饭碗。”他认为非名校歧视的确客观存在,但如果大学生过分强调就有推卸责任之嫌。只要是聪明、踏实肯干、上进的学生,无论毕业于何处最终都能成就一番事业,而名校出身只能“锦上添花”,千万别指望它“创造奇迹”。(实习生 连娜 记者 蒋昕捷)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