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女生节大学女生诉说三大烦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16:50  厦门日报

三八女生节大学女生诉说三大烦恼(图)
拔河比赛,男女生齐心协力

三八女生节大学女生诉说三大烦恼(图)
插花真好玩。(姚凡:摄)

  表面上,女生们都不简单——她们个个光鲜照人,有时可能还傲气十足,但是,女生们的烦恼还真不少。在厦大女生节里,女生们诉说了心里的三大烦恼。

  烦恼一 潜在的歧视要女性做出牺牲

  女生们有什么烦恼呢?昨天接受采访的女生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就业!大学里近一半是女生,书读得最好的也以女生居多,但是,她们找工作不如男生顺利。

  负责组织女生节活动的一位读研三的女生说,用人单位就差没有打出“只招男生”的字样了,因此,你时常都感觉受到了歧视。

  专家们说,这种歧视是“潜在”的。所谓的“潜在”歧视指的是,用人单位将那些不对口、低层次、低收入的工作机会安排给

女大学生,换句话说,女大学生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必须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做出让步和牺牲。

  她的感受和厦大专家的一项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这项省级课题对某大学的毕业生做了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在考虑了就业期望值等其他影响因素之后,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仍然要比女大学生多14%。

  在对已经签约的大学毕业生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调查结果显示,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女生10.9%,也就是说,假设男生的月工资为1000元,女生只能得到902元。

  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原因很简单,用人单位认为,女性的生理特点会增加雇佣的成本;其次,重男轻女以及认为女性竞争和发展意识弱于男生等传统观念最终也导致了女性受到歧视。

  烦恼二 高知女性变成弱势群体

  厦大团委书记徐姗娜说,婚姻也是女生们心里的一个烦恼,特别是在女硕士和女博士这些高知人群中。

  她说,去年的女生节组织了一个博士沙龙,女博士们就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她们似乎只有一个选择,要么事业,要么婚姻。社会文化对两性角色都有定型,对于女性,她们即使在工作,社会文化也会要求她同时必须把家管好,把孩子管好,而对于男性,就没有这个要求了。

  那些高知女性说,我们是高知弱势群体了。

  情况看起来还更糟。女博士甚至被界定为第三种人,此间的冷言冷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还有人描述道: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

  厦大一位女教师说,朋友托她在厦大找一位女朋友,女教师向他推荐自己的女博士,但是朋友面露难色说,博士就算了吧,硕士还行,但是,最好是本科生吧!

  徐姗娜说,社会的有色眼镜使一些女性因此对成才有恐惧心理——在社会的压力下,女人要是只专注事业,往往会被说成“冷血动物”,所以,女人既渴望成才,又害怕成才。

  徐姗娜说,高学历女性绝不是社会的异类,大众对她们的认识最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但是,现在,这个问题让女硕士和女博士很烦恼。

  事实上,不仅是高知女性,本科女生在婚姻或事业的选择上也充满了困惑。徐姗娜说,我们的社会给她们的感觉是混乱的——一方面,女大学生们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她也想用自己的所学做一番事业;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又经常把女人价值放在家庭里,即所谓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烦恼三 女大学生形象备受曲解

  这几年,女大学生们一直是媒体的“宠儿”。厦大团委副书记陈雪玲说,不少媒体动不动就以“女大学生”来作为噱头,女大学生形象遭受前所未有的曲解。

  此间有报道说,高校的女大学生们找对象不仅要看对方的存折,还要看对方父母的卡——是否有IC卡、社保卡,否则,年轻人工作两三年赚的两三万元积蓄,可能抵不了父母一场病的花费。

  厦大女生部的女孩们说,如果你看那些小报,你会得出这样的印象:大学里的女生要么忙着

同居,要么傍大款,或是到处相亲。但是,如果你到校园里来看看,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那种人有没有?可能有!但是,那是少数。

  在女生节活动现场,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厦大女教师说,有时候,社会对女大学生们太苛刻——有些问题并不只是她们的问题,它折射出的是社会的问题。(本报记者:佘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6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