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强设大学语文课非复兴语文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10:18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有多所高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称,“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

  (5月10日《北京晨报》)

  □张效诚

  近来,报刊上不时出现诸如“大三学生写申请,百字错了二十八”,“汉语比赛留学生夺魁”等让国人大跌眼镜的报道。的确,大学生汉语水平的薄弱,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事实。

  其实,大学语文落寞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另外,社会的轻视和漠视也是造成大学语文落寞的原因之一。“招聘用人单位只看英语、计算机,从没有‘写不写白字’”的用人标准,无形中变成一股强劲的“潜力”,推动着大学语文的边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部要求高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强行把学生拉回到课堂,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但长期以来,高校里大学语文课程由于延续了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在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不管是什么作品,只要记叙文就要讲“六要素”;谈到

散文,都一律是“形散而神不散”。很多精彩的优秀作品被“格式化”,很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被“文档化”……大学语文被不少大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缺乏趣味性,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或许有感于此,著名学者钱理群等人明确地对沿用多年的“大学语文”概念提出质疑,并提出一个“取乎其上”的新概念——“大学文学”,强调让大学生直接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种思路无疑警示了大学语文必须明确自己的课程目标。

  的确,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经历和感情积淀,一个没有名著诞生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读名著,不读本民族文学的人,其文化素质肯定不健全。因此,我们不能仅把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格在技术层面上,而应该站在“大语文”的角度,从思想认识水平、道德修养、知识视野、审美情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唯此,才能为正处于“灵魂”发育季节的大学生提供一份可贵的精神营养,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

  上语文课不如多读课外书

  □王攀

  大学里英语热、汉语冷,这是考试、就业等指挥棒挥动的结果。现在,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语文课,无疑是阻止大学生汉语水平继续下滑的一个举措。但问题是,开语文课就能提高汉语水平吗?

  温家宝总理温文尔雅,汉语水平令人佩服。在记者招待会上,他总是引经据典,而且句句恰如其分。有人统计过温家宝引用的古诗文,竟然95%都没有在教科书里出现过。温家宝自己也说,他上大学的时候,50%的时间是应付考试,50%的时间是用来读课外书。其知识丰富,恐怕跟这50%的时间看课外书是分不开的。今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在看望大学生时表示,希望大家博览群书,多记点知识总是有用的。此言对大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同样合适。

  但问题是,大学生们会把能够提高汉语水平的文学类书籍列为课外阅读的重点吗?恐怕不会。现在的大学生阅读过于功利化,在他们的床头,放的不是英语、计算机考试的辅导书,就是各种成功学以及提高口才社交能力的书籍。而文学类书籍呢?对提高汉语水平,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影响并不能立竿见影,自然就不在阅读之列。

  上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提高语文成绩,除多读、多看、多写外,并无什么高明的办法。因此,在笔者看来,解决大学生汉语水平下滑的问题,高校开设语文课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改变大学生阅读急功近利的思想,要让大学生明白,真正提高汉语水平,还须增加课外阅读量;而一个人多记点知识,比看几本成功学、社交类书籍对个人成长更有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