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时评:研究生教育宜追求“协同式创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08:28 东方网-文汇报
杨卫 ●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优质和大量的研究生生源。培养研究生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即在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创造。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 ●研究生的自我创新,不论从学术范畴,还是从教育学的范畴,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都是一次新的经历。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研究的问题在教育学上的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创新的终极目标,我们称之为“协同式创新” ●高校应尽可能以激发来代替约束,以挑战代替强加,使得环境所设计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激发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创新活力。导师应该向研究生传递好奇心驱动或事业心驱动的创新激情,成为视野开阔、治学严谨的楷模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众所周知,本科生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创新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研究就是以创新为目标,所以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优质和大量的研究生生源。培养研究生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即在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创造。老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不单是单纯付出和传授知识,同时会有所收获。指导研究生,对老师本身学术水平的提高、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对一个老师来讲,桃李满天下是他所能实现的最大追求。 研究生教育跟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面的最顶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学科的空间里头讨论研究生教育。我自己本人是搞力学的,我想了一个“研究生教育动力学”,在时空的坐标下去描述研究生的教育,时间很容易,我们叫做牛顿时间,空间肯定不是物理空间,可以在学科空间上讨论研究生教育,研究它的动力和动力产生的行为。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和创新连接在一起的,是资源增值的过程,对研究生教育来讲,包括人、包括知识、包括投入的资金,不仅仅是投入,还有产出,产出人才,产出知识,产出专利。所以它是一个非保守系统。 研究生教育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研究生群体,第二是导师群体,第三是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培养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比如研究生院及其职能部门,比如学位委员会等,还包括对研究生的资助和奖助体系。这种培养环境是规模化的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由于规模化地培养研究生,以往简单的师徒式传授方式日显不够,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需要加入第三要素,就是培养环境。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欧美诸国和日本有过一次较大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研究生院应时而生。 三个要素都具有两重性。研究生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导师既是教育研究生的主体,又是受培养环境约束的客体;而培养环境则既是一个约束体,又是一个激发体。 研究生的自我创新,不论从学术范畴,还是从教育学的范畴,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都是一次新的经历。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研究的问题在教育学上的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创新,也是研究生培养环境,包括研究生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所全力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称之为“协同式创新”,也就是在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 协同式创新有三个理念:和谐理念,激发理念,多赢理念。 ——和谐理念应该有两项原则。第一个原则,研究生教育的三要素要避免任何一个要素过强。如果研究生“权利”过强,就会造成研究生“放羊”,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如果导师“权利”过强,学生必须事事听导师,导师就可能异化成为老板,部分研究生就无法发挥创新才智。如果管理机构的“权利”过强,对从事自由探索的研究生和导师就会造成压力,许许多多的规章制度,某种程度上可能抑制自由探索的创造性。过于繁琐的管理,有可能抑制创新的个性。第二个原则是不能让任何一方过弱,不能让任何一方的权利受抑制。如果研究生的权利被抑制,研究生就会被动受教,失去创新的火花;如果导师的权利被抑制,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活动就失去了指导的基础;如果管理机构的权利被抑制,会导致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 ——激发理念是努力实现三个要素的相互激发。导师既是点燃研究生创新之火的火把,自己也应投身于创新之火中。导师应该向研究生传递好奇心驱动或事业心驱动的创新激情,成为视野开阔、治学严谨的楷模。高校应尽可能以激发来代替约束,以挑战代替强加,使得环境所设计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激发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创新活力。研究生则应在创新过程中完成三个转变:从被动式创新向主动式创新转变;从孤独的创新个体向活跃的创新团体转变;从继承式创新、借鉴式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每一位研究生做不同的题目,一开始时可能都不一样,探索到一定程度时,同学间的交流互动会产生积极影响。 ——多赢理念。如果研究生能让导师和培养环境实现双赢,就实现了多赢。因为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者根本利益一致,都是为了研究生的创新活动。所以,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应该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资助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的优化设计,使得研究生和导师形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研究生的管理部门也就赢了。导师应该利用培养环境,共同营造激发研究生创新激情的培养环境,从而实现多赢局面。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