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0天10元钱 大学生“孤岛求生”挑战还是作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10:20   中国青年报

  到8月8日,刘洋铭已在麦当劳餐厅睡了7个晚上的觉。“一个星期没洗澡了。”他撇撇嘴,悄悄对记者说,“快发臭了”。

  刘洋铭是西安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8月1日来到成都参加“孤岛求生记”,与他一道从西安远赴成都的,还有其他高校的9名大学生。

  这10名大学生从8月1日到8月10日,每人只带10元,在这个没有父母、没有朋友的城市,通过打工或创业来生存10天。

  不容易的第一天

  8月1日,在成都天府广场的开营仪式结束后,10名大学生自愿分成3组,进行生存挑战。王超与刘洋铭、吕强、李浪4人结成一组,开始了他们的“求职之旅”。

  他们从天府广场出发,向北,一家店一家店地寻找着工作,不知道被拒绝了多少次,没有一个人气馁。

  来自西北大学的王超,拥有男性化的名字,却是个文弱的小姑娘。少城路上,一家小书店在招聘女营业员。王超大胆地走进去,“老板,你好,我是来找工作的。”

  书店老板是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戴着老花眼镜。她抬起头,看看王超。

  “你住在哪儿?”老板用四川话问。“暂时没有地方住。”

  老板失去兴趣,“不要!”她低下头,继续看账本。

  王超不灰心,努力争取,“老板,我是从西安来的大学生,到成都来……”

  “不要!”老板头也不抬打断王超的话。“意料之中。”王超说。

  当天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她数不清小组成员总共被拒绝了多少次。到了下午5时,他们还没有找到工作,眼看要露宿街头。

  终于,他们小组在一家摄影棚找到8月3日~6日的导购工作。导购就是在人流多的地方拉客人,要不停地走,不停地说,获得高报酬的秘诀只有一个:勤劳。“导购工作也被大家戏称‘小蜜蜂’。”摄影棚的工作人员介绍。

  成都的夜景宁静美丽,王超却趴在餐桌上立刻睡着。

  工作餐

  “吃饭了,吃饭了……”这是王超他们小组在摄影棚获得的第一顿工作餐。8月3日,经过一个上午的劳累,这4名大学生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从上午10时到中午1时,他们每人都只拉到几个客人。“竞争太残酷,只要有个顾客进来,各个摄影棚的‘小蜜蜂’都会围过去,我们根本就抢不过。”李浪感到失望。

  这是一个

婚纱博览会的现场,成都市几乎所有的摄影棚都聚集在这里。为了与同行竞争,每家摄影棚都招集了一批“小蜜蜂”。记者看到,小蜜蜂的数量比顾客还多,每当一个客人走进博览会的大门,好几家的“小蜜蜂”就会“蜂拥而上”。

  “我对不起这饭!”刘洋铭坐在路边说。整个上午,他一个客人都没有拉到,“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弱肉强食。”他不能接受本是他引进来的客人,却被其他“小蜜蜂”抢走的事实。

  “我不想干了!我要把手表拿去典当了,自己创业!”刘洋铭有点激动地吼道。可他很清楚,这是活动规则所不允许的。

  无捷径可走的刘洋铭,静静坐在路边,“我要学会在逆境中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接下来“小蜜蜂”的工作中,刘洋铭干得非常出色,一天就能拉到70多名客人,4天以后,他得到200多元工资。街头魔术师

  “我可以为你表演一个魔术吗?如果你看得开心,就给我一两元钱支持我的工作,否则向我摆摆手就可以了。”8月7日,一个浓眉、单眼皮男生出现在成都市春熙路,微笑着对坐在椅子上的一个单身女性说道。

  得到允许后,他开始展现自己的才艺,把一元钱横着叠成三层,左手和右手的食指放在纸币的左右两端,将其抬起,“看,这1元的重心应该在中间,但只要我轻轻一施法力,它将神奇地向右移。”男生对着纸币轻轻一吹,慢慢地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稳稳地抬起纸币。

  这个男孩就是吕强。蓝色的耳钉、黑色的藏珠、戴在食指的戒指……俨然一个魔术师的派头。“魔术师就应该酷酷的,我还想把指甲涂黑呢。”他笑着对记者说。

  吕强是在这10个人中,为数不多的发挥了自己才艺的人。

  在“孤岛生存”的这几天,下午5时30分结束在摄影棚的“小蜜蜂”兼职,吕强都会来到成都的春熙路,开始他的街头魔术。

  “在拿到第一个1元之前,我被拒绝了4次,真的很灰心。不过,第5次表演我终于拿到了1元,感觉真爽!”表演街头魔术的第一天,吕强只赚了5元,可第二天就赚了13元,最多的一天有27元。“现在有80多元了,可自己赚的钱,我舍不得用。”

  挑战还是作秀

  近年来,生存挑战成为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的活动。记者在GOOGLE上搜索“生存挑战”这个主题词,显示出2.63万条查询结果。

  2004年,有河南大学生20元在武汉生存一周;2005年,有上海大学生在北京150元生存15天;2007年7月,有湖北大学生在长沙100元生活15天……

  仅在8月,仅在成都,除了10元生活10天的西安大学生外,来自云南的大学生也在这里进行生存挑战。

  “又是大学生异地生存挑战,没什么新意。”记者在采访中,有媒体同行这样说。

  为什么总有大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活动?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来参加此次“孤岛求生”的队员几乎都有过兼职或打工经历,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挑战自己的生存极限,更好地锻炼能力。

  王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娇生惯养,没有脱离过父母,“我愿意把自己放到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父母的陌生城市,感受真实的社会。”

  李浪觉得在挫折中更能感悟人生。他在被一家茶楼拒绝提供打工机会后说:“我把能展示的才能都展示给这位老板了,我没有遗憾。人生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如你所愿。”

  团队精神也在他们的心灵中滋长。吕强和李浪本可以在打临时工的小餐馆住宿,可当得知刘洋铭和王超没有住处时,一句话也没说,就决定和他们一起睡麦当劳同甘共苦。

  在成都街头,孩子快上中学的汪女士旁观了队员们的表现,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能锻炼这些大学生,“如果我孩子以后上大学,我也会鼓励他参加。”

  也有一些人质疑这种生存挑战的意义。一位刚

留学回国的年轻人朱先生,对这种活动嗤之以鼻,“浪费时间!大学生与社会、与企业的接轨有许多方法,不必用这种极端的方式。”

  有的网友认为这种活动“仅仅是作秀”,短短的几天并不能让大学生们很好地感受生活,也达不到锻炼他们的效果,只是为这群大学生提供“免费旅游”。

  此次“孤岛生存”活动的组织者贾冬林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面对质疑他显得很平静,“活动是有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大部分队员没有利用自己的才华来生存,多数只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与社会的接轨也就很有限了。但是,这个活动确实给了他们挑战,锻炼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收获难道还不大吗?”(记者:闵捷 实习生 颜朝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