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资源概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 21:52   新浪考试

  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南麓,有一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宛如唐蕃古道上的一颗遗珠,透过历史的烟尘,在岁月的磨砺中闪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这里就是彩虹的故乡、土族的家乡——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北依祁连山支脉大坂山,南临湟水河,东接甘肃省,西望青海湖,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圈交流沟通的重要通道,也是夏都西宁市的“后花园”。县城威远镇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0公里,距兰州市230公里。县境总面积3424.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年平均气温3.4℃。县辖21个乡镇、294个行政村。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长289.5公里。现有人口37.5万人,有土、汉、蒙、藏、回等11个民族,其中土族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33%,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26%。

  互助土族故土园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

竞争力。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的北山景区、以山光水色取胜的南门峡风景区、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以龙泉和歌会著称的五峰寺、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醇厚的土族民俗等,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的名胜画卷,常令人梦牵魂绕。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

  一、自然旅游资源

  互助境内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西宁一踏入互助就会看到花茂柳绿、景色迷人的河湟风光。在县城威远镇西南部便是汇集土族民俗、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等景观的古城村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威远镇西北有五峰寺山和南门峡自然风景区,东北有约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面有东沟、丹麻、五十、松多等地众多自然景观,这些构成了一幅集河湟风光、高山牧场、森林画廊、峡谷地貌等有机结合的土乡自然画。

  1、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

  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海拔2100—4308米,公园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3%,森林蓄积量428.86万立方米,辖两个藏族乡。公园交通便利,距兰州市220公里、西宁市110公里、县城78公里。

  境内群峰巍峨,山青水秀,天高云淡,空气洁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游避署、疗养度假、科普考察的胜地,是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公园。

  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达千余种,居全省之冠,其中被誉为高原三大名花的杜鹃、龙胆、报春在这里广为分布。野生动物有198种,其中鸟类139种,兽类40种,鱼类14种,栖类3种,爬行类2种。被称为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境内植被茂盛。

  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内主要景点有,河流湍急的大通河;有“三峡”--卡素峡、青岗峡、下河峡;有海拔3500米的风雪之库“黄垭豁”,“九曲十回”的“十二生肖弯”,森林公园由浪士当沟、卡素峡、元甫达坂、扎龙沟和下河五大景区构成。浪士当沟位于公园中部,总面积5700 公顷,是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最大的一条沟,平坦宽阔,沟长水大,水流清澈,林木茂盛,环境清幽;已成为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黄金旅游地带。沟口由龙尾山、青岗峡、石羊岭以及大通河构成一个小景区。主要景点有“龙尾观云”、“青岗松涛”、“摩崖石刻”等。入沟后,由石龙沟和德前台组成的景区,以森林植被等自然景观为主,景色非常优美,主要景点有“石龙烟雨”、“桦林闻莺”等;卡素峡位于公园北部的大通河谷,面积500公顷,峡长300米,两岸石峰高耸,地势奇险,峡内涛声如雷。元甫达坂景区位于公园西南部,总面积700公顷,登上达坂山顶可观赏林区全景。元甫沟溪流淙淙,地势开阔,是理想的野生动物繁衍之地。 扎龙沟景区位于林区中部偏东,总面积200公顷,主要景点有“玉兔窟”、“擎天一柱”、“药水泉”等。下河景区位于林区东部,总面积700公顷,主要景点有“阎王砭子”、“高高山”、“密林仙踪”等。北山森林公园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2005年被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评定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

  2、五峰山

  位于互助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五峰乡白多脑村,距省会西宁55公里,因五座山峰并立,故名五峰山。

  每年农历六月六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花儿会”。届时,各方群众穿着节日盛装,汇集在这里,进行“花儿”对唱,这一天,五峰山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主要景观为三林、三泉、三洞。

  三林是:杨树林,松树林、桦树林;

  三洞是:无量洞、黑虎洞、三清洞;

  三泉是:澄花泉、隐泉、裂口泉;

  3、南门峡水库

  位于互助县威远镇以北15公里处,距青海省会西宁55公里。水库于1973年开工兴建,1985年建成,蓄水1800万立方米;库区周围风景优美,东西两山对峙,绝壁千丈,每到盛夏时,库区内游艇穿梭,水鸟翔集,鱼儿跳跃;前来这里度假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主要景点有石天门、二郎栓马桩、啸天犬铁索槽、二郎神抵锅石、二郎甲盔等,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天门是二郎神用箭射击妖龙时,箭簇穿东山巅而形成。里面有一石柱为二神郎栓马桩。铁索槽是啸天犬在追随负伤妖龙时,被脖子上的铁索拉出的深沟。抵锅石是二郎神及梅山七兄弟安营扎寨、野炊时放锅之处。近有一石壁,壁上有一缝隙,则是二郎神降妖后存放盔甲之处,如今称“二郎甲盔”。所有这些美丽的传说,形象逼真,令人浮想连翩,乐而忘返,是消夏踏青旅游的绝好去处。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土乡风情与民族文化

  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其它分布于甘肃、贵州和云南等省市。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土族共有24万多人,其中青海省有18.8万多人。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河湟语群。关于土族的族源,有吐谷(在此与“玉”同音)浑说、阴山白鞑靼说、回纥说等等。在诸多族源说中,根据目前掌握的大量资料获知,今天土族的最早先民就是留居于凉州及祁连山一带、浩门河流域、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即土族是公元4世纪至7世纪中叶立国青海、甘肃、新疆达350年之久的吐谷浑人(即鲜卑族摹容氏之一支)为源,以不同历史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融入了历史上的沙陀人以及藏、汉等多种民族成份,在元未明初形成的一个民族。

  土族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土族人民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以淳朴、善良、好客闻名远近。土族有自己的语言、能歌善舞,土族姑娘心灵手巧,擅长刺绣、盘绣工艺举世独有。土族有自已的节日—纳顿节,每逢节日土族人民身着盛装,跳“安召舞”、转“轮子秋”、赛马、唱花儿等。此外,土族民居、婚丧嫁娶习俗独具特色,土族婚礼十分有趣,整个婚礼在歌舞中进行。还有土族服饰,配以七彩颜色,艳丽无比。土族有自己的文学艺术,故事众多、歌谣丰富,叙事诗、婚礼歌、宴席曲等各有韵味。每年农历5月至10月间,土族奇特的“轮子秋、安召舞表演”和各地举行的“花儿会”此起彼伏,歌声悠扬。2006年土族盘绣、丹麻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土族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土族建筑

  土族建筑文化特点突出,别具一格。农村一般以村落聚居,村庄大多在山脚下,依山傍水搭造房屋。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是平顶的,上面可储放粮草。房子多以三间为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中一侧为佛堂。卧室的炕是暖炕,连着锅灶,烧饭的火可以暖炕。住宅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土族地区一些古建筑,如佑宁寺、互助县城钟鼓楼、五峰寺等,都凝聚着土、藏、汉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尤其是佑宁寺,是一座由许多殿宇、经堂、僧舍组成的完整建筑群。它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绵延数里,雄伟壮观,吸收了藏、汉建筑艺术的特点和“河州砖雕”艺术的成就。在装饰上,精工细作,木刻浮雕,层层叠叠,丰富多彩。泥塑佛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土族人民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水平。

  土族节日

  土族的传统节日是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农历正月十五到威远镇看“社火“;二月初二,在互助车沟大庄举行跳神会;三月初三,在姚马庄举行神舞会;六月十一日的丹麻会。每逢节日,土族人民都身着节日盛装,在节日和庙会上进行物资交流和赛马摔跤、唱花儿,耍武术等文体活动。 “纳顿”,在土语中是玩笑,欢 乐的意思,是青海省民和县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因为纳顿的狂欢起自农历七月,故也称为“七月会”。 一年一度的纳顿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 。从夏末麦场结束时,一直持续到秋天,历时近2个月,所以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但它的起源,自古以来就被神秘气氛笼罩着。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纳顿起源的神奇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三年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了,其壮观华丽前所未有。但恶毒的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竟然下令要杀害木匠。木匠连夜逃到家乡,组织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乡民们造反起义。皇帝闻讯后派出大批军队前来镇压。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立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着已涂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庄的庙宇走去。皇帝的军队大惑不解,村民们则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于是军队便撤回去了。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纳顿就流传了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了现在庆祝丰收的活动。 纳顿自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可由一村单独举行,亦有两村联合举行,直至农历九月十五止,由东向西,最后回到中心地区而结束,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两村男性排成长列,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麦场上会合,是最热烈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几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响,伴随着沉稳有力的鼓声,会手们闪腾跳跃,在粗犷的高呼声衬托下,表现出健与美的雄姿。队伍一到麦场,拉开了纳顿的序幕。会手舞首先开始了,这是由四五十人参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顺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长衫,手执扇子的老人,他们往往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别看他们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却还是那么从容自如,步履强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轻人和拿着柳条的孩子们依次跟在后面,他们摆动身子,左腾右挪,绕场而舞。舞蹈的动作虽然不太复杂,但整齐的舞步,谐调的跃动,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显得十分优美。在舞蹈的同时,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给会手们敬酒,以此助兴,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和欢乐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热闹的纳顿自然也成为访亲拜友的好时机。一大早即可见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车载驴骑,浩浩荡荡行进在乡间的路上,对于青年男女而言,纳顿则提供了一个浪漫聚会的时刻。

  土族饮食

  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多以酥油茶、煮洋芋或糌粑;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以馒头、花卷、包子等为主食,有煎、炒洋芋和青菜、萝卜汤或粥佐食。菜肴比较清淡,与北方汉族饮食习惯基本一致;晚餐多以各种面食为主,如面条、面片、面疙瘩、面糊。面条、面片、面疙瘩都喜用拉制。晚餐菜肴比较丰盛,有各种肉类,与各种蔬菜块块、块丝同煮面的汤,汤菜主食共烩而食。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 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 ,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 30度左右),清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一种名为羌活的中药,饮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还有互助白酒,如互助头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种。

  轮子秋

  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并踊跃开展的传统活动。

  关于轮子秋的起源,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土族先民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最后用黄牛耕地,"犁了南滩犁北滩,洒下金子般的青稞种子"。秋天,制作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只见两个净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的家曲《杨格喽》。

  从此,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注:净肚娃娃指光着身子的小孩。

  安昭舞

  安昭舞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于互助。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婚礼时,人们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麦场上跳安昭舞。舞蹈时,男女相见排成一圆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高手领唱领舞,后面跟随的人伴歌伴舞,一唱众和,气氛和谐而热烈。

  舞蹈动作:先向下弯腰,两臂左右摆动数次,然后高跳一步向右转一圈,转圈时两臂上举。动作周而复始。舞步轻盈优美,风格独特。

  安昭舞种类较多,主要有《兴马老》、《召引召》、《拉热拉莫》、《索罗罗》等,属于家曲中喜庆、欢乐之曲类。曲调与舞步配合紧密,节奏明快,并随着歌词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女性舞蹈动作优雅、秀气、温柔,男性则粗犷、开朗、大方。

  安昭舞反映了土族人民的风土人情,歌词主要内容有歌唱人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祝福,祈求吉祥如意。安召舞是由原来的祭祀舞变化而来,有些唱词内容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土族服饰

  土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互助、乐都、大通一带的土族服饰,仍保持传统习俗,但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民和地区已基本汉化,同仁地区则已基本藏化。

  土族的男子服饰,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青年妇女的夏装是长短结合,在家里一般穿长衫,在田间一般穿短衣。她们的白布汗褂大衣襟的胸前镶方块绣花布(汉语叫"胸花"),袖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腰间系采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足蹬浅腰鞋,鞋面绣花。头戴"拉金锁"翻边毡帽或礼帽,有的还在礼帽上插上花。

  土族妇女的长衫,有单的,有夹的,还有上棉的,土族语分别叫"年昂"、"汪西日"、"郭登"。袖子上套有用红、黄、绿、紫、黑色缎料堆制的花袖筒,土族语叫"绡藻"。妇女们的裤子,一般为蓝色长裤,并套上裤筒。未婚姑娘为大红色,已婚妇女为黑色,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不再用了。裤筒边沿为蓝白色夹缝。裤子上面还要穿百褶裙,互助等地为大红色,民和地区为 绯红色和绿色。老年妇女都穿长衫,套一件黑色蓝色镶边坎肩。

  土族妇女的头饰繁多,原来有"马鞍"型、"三叉"型、"铧尖"型和"干粮"型等。到了四五十年代,互助等地又开始讲究"土人头"、"藏民头"、"达子头"、"汉人头"。土族妇女中的"藏民头",夏季戴礼帽,冬春戴狐皮帽。头发梳成两个从头顶到辫梢,由红、白彩珠串连起来,辫梢连绣花辫套,辫子垂至膝盖以下。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达子头",戴翻边黑色毡帽,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

  土族婚俗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隆重热烈,自始至终都有在载歌载舞中进行。

  提亲: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为男性,一般要请村里有名望的长者,或与女方家沾亲带故的人,便于说合。提亲时,媒人要预备焜锅馍和蒸花卷各一付、酒两瓶,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就收下礼物,并热情招待媒人。否则,将礼物让媒人带回。

  定亲:女方家同意后,请来本家各户家长,并邀请男方家的父亲或叔父,同媒人一起来商量定婚。男方需带两包茯茶、三瓶酒、一条哈达、两付馍馍,作为吃喝礼。并送给女方家父亲一包茶、母亲一件长衫料子。同时送一部分财礼在议礼过程中,女方家开始故意要很多财礼,这时,媒人和男方家父亲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长辈频频敬酒,说好话,使财礼 数目降到最合适的程度。

  送礼定亲后,男方家请媒人给女方家分期分批送礼。但主要财礼要在办喜事前三个月送毕,以使女方缝制衣服等。财礼分干礼、衣料和首饰,也有全部送钱的,衣料由女方自己选购缝制。按土族传统习惯,在未娶亲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现在逢年过节,不仅要去,还要给女方家人分别送礼物。

  选吉日: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举行。大约在一个月前,先由男方举行择吉日仪式。土族称婚宴为“霍仁”,择吉日称“砣让霍仁”,即首宴。参加择吉日首宴的,有女方家父亲、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也对等的请人赴宴,加上媒人,约有七八个人,共同请神择吉日。

  娶亲:在娶亲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称“麻择”。女方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送来礼物。女方家设宴招待,并摆嫁妆,当众一一交待男方送来的财礼,缝制了多少件(套)衣服,以及女方家的陪嫁等等。这时姑娘要哭嫁,哭嫁词委婉动人,感谢山神、土主、乡亲、父母、哥嫂、姐妹的养育之恩和深厚情谊。

  麻择开始时,男方家委托媒人送来三十斤肉(一般为一只猪的前腿和四根肋条)、三瓶酒、两付焜锅馍、一付蒸花卷。商仪好送亲的方式,媒人当日赶回男方家,告知准备娶亲的一切事宜。

  傍晚,男方派两位能歌善舞、擅长辞令的“纳什金”(迎亲人),带上一只活羊、三瓶洒、三付馍和新娘上马时穿戴的衣服前往女方家。女方村落的男女青年热情迎候,频频敬酒。这时,阿姑们跑回女家,关上大门,在里面唱《唐德格玛》歌,纳什金则必须以歌作答,才让进门。当纳什金跨进门槛,她们又从门顶上向下泼水,嬉笑戏谑,祈求吉祥如意。纳什金上炕喝茶、用饭时,阿姑们开始以唱代骂,唱《纳什金斯果》歌,百般奚落迎亲人,诙谐风趣。阿姑们唱完后,纳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鸡叫头遍。这一夜,女方家里不能睡觉。

  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小出小进”,一种叫“大出大进”。所谓“小出小进”,即新娘到婆家后才改变发式。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庄重。所谓“大出大进 ”即在娘家改发式,到婆家后立即拜天地,这种方式比较简便、省事。“小出小进”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规定的时辰,须坐“经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摆着“经卷”、柏树枝、佛灯、牛奶、红筷子、茯茶、粮食、羊毛等九种吉祥物品。纳什金在堂屋门前唱《依姐》歌,并使劲摆动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毡或红毡抬着沿院里的圆槽转三圈后,出门上马。“大出大进”的出嫁方式,纳什金可以 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亲或姐姐陪着绕圆槽三圈后,出门上马。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新娘上马时,阿姑们要唱上马曲。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当天随送亲队伍回去,伴女则要等到婚后第三天新娘新朗回门时带回。

  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哥哥、弟弟、姐夫、舅舅等十多人组成送亲队伍(土族称“红仁切”)送到婆婆家。沿途经过的村庄,凡是新娘本家的已嫁姑娘都要手捧酒壶酒杯,等候路旁,向红仁切问好、敬酒。送亲的红仁切快到男方家时,排成整齐的队列,齐唱《拉罗洛》歌(赴宴曲),男方派两个人前去敬酒迎客,土族语称“斯木托斯乎”。到男方家大门前时,又要敬酒、献哈达。门前的方桌上面,摆着“西买日”(炒面和酥油花),以及插有柏树枝的一碗牛奶,方桌旁边有一个木制的方斗,装满麸皮,插有一枝系有哈达的箭,土族语称“巴达日”。红仁切为表示吉祥如意,用柏树枝蘸着奶子,向四方泼洒,并围绕方斗边撒麸皮,边唱歌跳舞。庭院四角放四堆麦草火,庭院中央的圆槽上点燃松棚,满院通红。新娘进大门时,有两个年轻妇女在前面拉着红毡或白毡,新朗新娘跟着毡,男左女右,抱着用红布制作的布娃娃,并肩缓缓迈入庭院。是“小出小进”则新娘到伙房灶神爷前,由事选定的妇女动手为她梳头改发式,穿新婚服装,

  开口:开口仪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选定的妇女,手拿用红线缠着的擀面杖,在新娘面前绕几下,说:“新娘新娘你开口,金口玉言,家里的话不要到外面去讲,外面的话也不要在家里乱说,守口如瓶,免惹是非。”

  穿戴后,即举行拜天地,由媒人或红仁切中的一位长者主持诵祝词:“鲜花般的阿姑,走过金子的楼门,来到金子镶成的庭院,向上天下地,千神万佛,叩头!”新郎新娘要连续拜四次,进入洞房。接着谢媒人,土族称“瓦日哇西买拉”。人们围着媒人,一边唱话谢媒歌,一边给媒人敬酒,并向他嘴里喂炒面,额头上贴酥油。红仁切和媒人都被请到上房,设宴款待。过去一般不炒菜,主要是酒肉。现在有摆八盘的,还有土、汉宴席并上,十分丰盛。中午时分,娘家送亲人在婆家院里摆嫁妆,给新郎穿戴衣帽等。

  土族刺绣

  土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用智慧和巧手,美化生活,装饰自己。姑娘们长到七八岁,就在母亲、姐姐们的启迪下,开始拿针弄线,学做绣花。经过几年的苦练,掌握了民间剌绣的基本功,从简单的针扎、荷包、衣领、围兜、腰带,到大型的人物、山水、佛像等都能刺绣。如果谁家的女孩子会做鞋袜会绣花,就夸她聪明,是个有出息的好姑娘,将来一定是个好媳妇,反之就被人嫌弃,甚至说她是个“笨女”、“女木匠”等。

  土族民间刺绣种类较多,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一般比较普遍的有盘线、拉线、堆绣等。不同的针法,是根据不同的衣服的需要而定的。“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等”,是比较大的服饰刺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有太极图、八卦图、喜鹊登梅、孔雀栖牡丹等等,色彩缤纷,层次丰富,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

  土族丧葬

  互助地区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民和、大通地区一般都实行土葬。同仁 地区的土族实行火葬,也有土葬的。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都要举行丧葬仪式。

  老人病故后,将其衣服脱去,将遗体扶起,成蹲坐状,双手合十,两拇指撑于下颌骨,放在原处的炕角头,周围用干净土坯挤紧,上面披上衣服或白布。当天早晨,即派人去向喇嘛或本本子占卜葬期,邀请本家各户家长商议治丧事宜。请木匠赶做灵轿。第三天下午,将遗体入殓,用一条向左拧成的白布或黄布条,在每一关节处绾一乡球,一身要绾七至十三个,然后套上黄布做的套子,土族语称“布日拉”,装入灵轿内。灵堂设在堂屋里。一般在家停放五至七天。老人病故要请喇嘛诵经超度,并由喇嘛主持,每晚请本家老少集体念“嘛呢”。

  举行葬礼的前一天,是集中祭奠的日子,土族语称“日格”。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有要来吊唁,舅舅来“认骨”。

  土族丧葬要待客。一般分三顿饭、馍馍茶、酥油炒面、蒸油馒头和稠米饭。一般不动荤,只吃素。

  三道茶饭后,舅舅举行“摆外”、慰亡灵仪式,对亡人的一生作出公正的评价,对儿孙们的孝心作出褒贬。

  “摆外”后,黄昏时分,请人到一个僻静处,砌火化炉。举行火化仪式,一般在早晨六七点钟。灵轿由儿子、侄子等抬到火葬场。遗体由其儿子或侄子从灵轿中抱出,面向西方,放入炉内后,送灵轿者都跪拜在周围祭奠。女儿、媳妇都要哭丧。由指定的两位本家弟兄点火。灵轿也要砸碎烧火。喇嘛诵经,向火化炉内投放五色粮食,浇酥油汁,约两小时左右,火化结束。下午拾取骨灰,放在一尺多长的柏木匣内,由儿子或孙子用一根红绕牵引,埋在临时选定的地方,待到第二年清明时,再迁到祖坟地埋葬。亡人送葬后,子女服丧,一般为七期,四十九天。服丧期间,男子不戴帽子,妇女不穿有色彩的衣帽,不串亲访以,当年不贴春联,不拜年,以示哀悼。

  土族禁忌

  土族忌吃圆蹄形牲畜的肉(如:驴、马、骡等);忌妇女不戴帽不穿长衣在长辈及男子面前行走;忌暗房(月婆室);禁忌孝子在服丧期间(一般49天到100天)进寺院或佛殿,在服丧期间不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不串亲;忌给客人用破烂碗倒茶或盛饭;忌清晨出门碰风空桶等物;忌晚上拿家里的东西给别人;忌,如生孩子、安新大门、有病人等情况时须忌门,标志:大门旁贴一方红纸或插松枝。

  古城村农业旅游示范点

  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古城村,宁互公路穿境而过。距青海省会西宁30公里。是互助县集农业观光、土族民俗、历史古迹为一体的旅游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旅游业,现已建成土族民俗接待点34处,风情园5处。

  景区集农业观光、土族歌舞、土族服饰、土族花儿、轮子秋、土族婚俗等为一体,是土族民俗文化较集中典型的民族文化村。主要以土族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淳朴、善良、好客闻名远近,土族民俗风情已成为青海省最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2、宗教文化

  互助县宗教历史悠久,有宋、明、清时期的佛教、道教寺院20余座,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座寺庙,即佑宁寺、五峰寺、却藏寺,它们呈“品”字型座落于互助境内的东、西、北三个不同的地区。互助宗教文化源渊流长,高僧大德曾出不穷,明清时期佛教最高地位的称号“呼图克图”,互助就占7个,历史功绩明显,地位显赫。

  (1)佑宁寺

  佑宁寺被誉为“湟北诸寺院之母”,距县城威远镇以东35公里的五十乡寺滩村。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原辖寺院49处,有活佛20多位。由于佑宁寺名僧辈出,加之章嘉等五大活佛的宗教地位甚高,它在历史上的规模,影响曾一度超过塔尔寺,清康熙年间,佑宁寺达到鼎盛时期,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2000多个院落,僧侣7000余人。并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佑宁寺寺主为第七世嘉色活佛,已转世13世。原有20多位活佛,主要为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佛等五大昂活佛和九小昂活佛,五大昂活佛在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地位甚尊。在历史上很有影响;五大昂活佛精通藏、汉、蒙、满文和佛学典籍,著作颇多,声誉卓著。该寺现藏有印度造释迦牟尼佛像,挖掘出土的三位一体铜佛像和佑宁寺护法神天王神各一尊,寺后半山坡一世章嘉坟墓一处等,均属稀世之宝。寺内有小经堂、大经堂、弥勒殿。小经堂是密宗学院。内有存经108卷。经堂内座床上供奉的佛像有:时轮金刚、释迦牟尼、密宗金刚。 大经堂是显宗学院,内有房屋86间,可以同时容纳500余人诵经;供奉的佛像有:文殊菩萨、佛祖、宗喀巴、宗喀巴、嘉色佛、章嘉佛、弥勒佛。 新建的弥勒殿位于大经堂后面,殿内供奉的弥勒佛像居正中,两侧有四大天王和护法神像。

  佑宁寺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举行祈愿大法会。正月初八和十四是观经日,有跳欠等活动。正月十五有晒大佛活动;三月十五到四月十五有辩经会。

  (2)五峰寺

  五峰寺位于互助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是古西宁八景之一。因四面五峰林立状如手掌而被称为五峰山,山上有寺院故叫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属于道教寺观,是中国古典式庙宇建筑。清朝时就被称为“湟中八景”之一。

  (3)却藏寺

  位于互助县18公里处,距青海省会西宁58公里。

  周围四面大山环抱。整个山势,就像盘龙绕卧。左有凤凰山,前有狮子山,山上松柏苍翠,寺前良田千亩一片翠绿。

  却藏寺由一世却藏南杰班觉始建于清朝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清朝雍正元年因为罗卜藏丹津事件被毁坏,以后又重建。1985年常住寺僧150余人。寺院有大小经堂和千佛殿,并有却藏、章嘉、赛赤、归化、莲花、阿群、夏日等活佛的“拉让”(活佛住的地方)建筑宏伟,主要建筑物释迦千佛殿高三层,九十九间。全寺有显宗、时轮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并在扎仓内设有本寺“却藏康村”。现在的主持是六世活佛罗桑丹贝旺秀。

  (4)白马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白马寺村,寺院建在红崖子沟沟口东侧的半崖上,隔湟水河与平安镇相望,平大公路入境而过。距西宁市25公里,距互助县威远镇50公里。是互助县旅游景区中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藏传佛教后弘期),又名金刚崖寺,因山崖有一尊金刚佛像的石雕像而得名,藏语称“玛藏观”,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总面积4516平方米,全寺由居于半山崖的经堂、僧舍、石窟、金刚佛像、和大佛塔组成。“白马寺”的来历传说较多,明万历十二年(1584),第三世达赖去佑宁寺等地途经此地,传说坐骑死去,遂塑白马于寺,故名“白马寺”者为一种;该寺为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类似河南的白马寺,故名者为一种。该寺佛在山崖下的金刚雕像,背依险峰、面向湟水、目视前方、左手托钵、右手前伸,似推湟水,故称“金刚窟寺”。白马寺又称“觉化寺”,取之于西藏佛教后弘鼻祖喇勤•贡巴饶赛于此地“自觉”“化众”,开启后弘法道,直到圆寂。由于白马寺历史悠久,素享盛名。后经清代、民国、文革三次被毁。1980年8月17日该重新得互开放,陆续修建了经堂、僧舍,吸引着很多各地的香客和游客。主要景观有大经堂、金刚亭、金刚崖、金刚佛像、湟水河风光等等。

  大经堂:三层砖木结构房屋,一层有白马奔驰壁画,二层有观音菩萨塑像,三层有喇勤•贡巴饶赛塑像。

  金刚亭:位于大经堂左下方,为批檐歇山项。

  金刚石雕像:5岁身量,为坐状,身高3.7米,佛座宽2.35米,雕像古朴浑厚、轮廓粗犷、左手托钵、右手做推移状。

  (5)且尔寺,藏语全称为且尔噶丹曲配林,土语叫吉桑噶尔儿,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依于互助县威远镇古城村吉家湾自然村西罗汉山之怀包中。且尔寺原旧址在古城村马家庄自然村后山半坡处,其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其建筑群为一进三院,主大殿三间,过厅楼七间,其中对房、厢房、山门等七十三间,寺内以供奉释迦牟尼佛、宗喀巴、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为主佛。此外,还供奉有吉祥天女及五台、旦木尖护法神等塑像。寺内有全套藏文《大藏经》。据史书记载,该寺与佑宁寺前身一样,约在元朝时期为萨迦派小寺院,后来格鲁派兴盛,逐渐演变为格鲁派佛教活动的场所。它在青海宗教史和佑宁寺创建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且尔寺在历史动荡不定的社会,也几度遭到破坏和搬迁。在1958年宗教改革、1966年的“文革”中将具有一定建筑规模的原古城村马家庄自然村后山坡处的且尔寺全部拆毁,寺内佛经、文物等被荡涤一空,随即停止了宗教活动。该地址便成为威远镇地区群众称之为“风水宝地”的坟墓群。

  1998年三月初三,如续和尚离开西宁南山寺到且尔寺居住,来完成自已的承诺。1998年农历九月初三,且尔寺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

  (5)扎隆寺,藏语称“白石吉祥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由一世嘉义˙贡却彦培大师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年。位于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的腹地——扎龙沟。距互助县80公里,距甘肃天堂寺约十几公里。处于大通河南岸,该地是华锐(英雄的部落)地区的腹地。

  扎龙寺近400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近百位佛学中的大成先哲,大成就师,如历代清朝皇帝大国师、大学者、大班智达、大喇嘛等高僧大德。在华锐、甘、青乃至整个雪域圣地,诞生和造就了雪域圣地灿若星晨般的大活佛,是大德高僧的摇篮。

  现在的扎龙寺的遗存建于乾隆年间,嘉义大师中囊谦里原有的佛堂,雕梁画栋,滚檩画锓,雕刻精细玲珑,栩栩如生。建筑规模:三转五,二层结构。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左前三世的喜嘉义佛、右三尊寿佛,两侧供奉密宗三怙主、文殊、弥勒佛,左侧绿度母、

千手观音,右侧五大护法,吉祥天母供奉在右侧上层。

  (6)甘冲寺:又名甘冲尕寺,是我县唯一藏传佛教尼玛派寺院,位于巴扎乡甘冲沟村,距县城50公里,建于1930年。寺主是马观却活佛。寺名梵语称“土丹夏智吾林”

  该寺的宗教法会节日主要有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二念本性经、现观经、中观经,初四至初十念毗沙门解脱危害经,十二至十五日念意喝不劳而完成经,二十至二十九念各护法神满足心愿和马王、鹏王经;每月十五、二十九日念喇嘛悔罪经,十八罗汉供敬经、缘度团经;每年每月初十和二十五日念天乐师寻香经;六月十五日至八月初一日为喇嘛夏戒期。

  1958年前共有僧侣35人,活佛2人,经堂一座、昂房两院、吉哇昂一处,僧舍十七处,佛塔两座、本康一座。“文革”期间寺院建筑全部拆除。

  1982年11月24日经海东地委批准开放寺院,成立了民管会,陆续修建了经堂、佛塔、僧舍等,近年来该寺重新塑造了莲花生、弥勒、无量等多种佛像,逐步恢复了原来的宗教节日法会。现有公共僧舍等房屋70余间,土地4亩,经堂1座;现有喇嘛15人。

  (7)甘禅寺,藏语称“甘禅大来解脱州”,属佑宁寺子寺。位于互助县巴扎乡甘禅台村,距离县城50公里。该寺藏文记赞颂词称“靠山帝王十升宝座,照山皇后背地游,右山巍巍雄狮舞,左山起伏猛虎卧”。公元1643年(明崇祯16年),丹麻一世次成尖措创建。

  该寺宗教仪规和佑宁寺基本相同,宗教节日法会主要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晒佛观经,六月初八、十四观经,十月二十九观经,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观经。有两个活佛转世系统,既丹麻、巴扎活佛,其中丹麻活佛被清朝廷封为“呼图克图”。

  宗教改革前,该寺有僧侣74人,大小经堂2座。此外还有吉哇昂和僧舍39处。“文革”期间,除留有一处僧舍外,全部拆除,僧侣还俗,寺院停止宗教活动。1981年农历5月15日批准开放。陆续新建了经堂1座,昂房1院。现有宗教人员16人,现已初具规模,是观光、旅游、朝佛的好去处。

  此外,互助境内还有天门寺、馒头寺、花园寺、松番寺等宗教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

  3、鼓楼

  威远古镇中心有一鼓楼,始建于公元1624年( 明天启四年),高18.9米,三层,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 飞檐斗拱、雍容大方。四角悬挂风铃,脊上饰以琉璃走兽,蔚为壮观。

  一九八八年对鼓楼进行了整体修善、描绘和油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土族之乡的大地上,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了二十多倍,成为互助的古老象征,显示了劳动人民在建筑上的卓越智慧。为使这一省级古建筑得到进一步保护,今年县上筹措资金230万元,对古楼进行保护性维修。

  4、酒文化旅游资源

  座落于威远镇的青海青稞酒厂已有三百多年的酿酒历史,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生产的“互助牌”青稞白酒、保健酒、饮料酒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

  相传,八仙赴瑶池会,归途中醉卧威远,微醒,取一井水饮之,绵甜柔和,顿觉浑身清爽,铁拐李即取Q葫芦将仙酒倒入此井,并留言:“取此井水酿造,定能醇净清香,名扬天下。”后人仿之果然。自明未清初,威远镇烧酒名扬西北,现在的青海青稞酒厂就是在“天佑德”等烧酒作坊的基础上扩建形成的,所产“互助牌”青稞系列酒,选用青藏高原的独特粮食作物青稞为主料,承袭古老的传统酿造工艺,揉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利用青藏高原天然野生保健药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精心酿造而成,因其“地理环境独特,酿酒原料独特、大曲配料独特、制造工艺独特、产品风味独特”被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三、正在建设的旅游项目

  1、故土园中心景区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求知、求新的要求,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内涵。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筹措资金,在故土园AAAA级景区投资6000万元,着力打造能够全面反映土族历史文化、休闲购物、餐饮服务、青稞酒制作及历史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土族园,目前正在施工当中,力争2008年建成并接待游客。建成后游客来互助将能全面了解古老的高原土族文化,同时还能参与到民俗活动当中。

  2、北山景区开发建设。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当前投资1000余万元的旅游自驾车营地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同时县政府投资近千万元的山门、广场、景区水面、瀑布及动植物展览馆等项目也正在施工当中,2008年8月将全面完成。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互助旅游内容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为进入互助的广大游客体验到更多、更好的可去之处。

  在土乡,不论走到哪里,总会有古朴乡风伴你;在土乡,不论走到哪里,总会有青稞酒香醉你。

  走过历史,走过山水,在这片土地上,你一定会真真切切地感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缤纷的梦——

  欢迎你——海内外朋友,让我们同奏一曲创业歌,共圆一个彩虹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