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棒喝时代:大学生就业难 高校该做些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11:40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记者10月30日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到今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有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10月31日《北京晨报》) 每年国家公布的大学生当期就业率为70%左右,如果持续维持这一就业率,2008不能如期就业的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60万。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是每个学生亲身感受的现实。只要有就业机会,就紧紧抓住不放过,已成为学生的就业准则。今年公务员报名的第一天,刚一开始就造成了“网络大塞车”而到了晚上,某些热门职位的报名录用比已经达到了48:1。 怎样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是眼下整个社会与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从现实出发,除了社会提供更多有效需求之外,我们更应关注大众化教育背景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紧密相关。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却打出精英教育的旗帜。这种不明确的定位,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个性。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保证,是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又一原因。客观上说,当前不少大学生,拥有的只是大学生的“身份”,而没有大学生的“品质”。为了能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过去几年中,很多高校发展了一批容易发展的学科、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这既导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拿法学专业来说,据有关资料统计,1992年全国只有63所大学设有法学院(系),而现在设置了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已达620多所,是1992年的近10倍。 此外,今天很多高校把学生就业作为唯一导向,怎样能让学生找到工作岗位,就怎样做,有的学校甚至在大三时就把学生全部放到社会用人单位去实习,完全不顾大学本应该让学生达到的培养标准。把就业率作为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只会加重高校的职业教育趋向以及追求就业率的短期功利行为。 在大学中还有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却十分匮乏。国内高校从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是最近一两年才在少数地区少数学校开展的工作,而且大多只是两三次集中的讲座,根本没有系统地、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还把择业当作父母的事,并受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把择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地区、行业和岗位,“面子就业”思想极重,更加重了就业竞争。 不正确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与千篇一律;不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将降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质量;而不进行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焦虑将难以排解。所有这些,其实都与高校是否真正关注人才的培养,以人才培养为自身的核心功能,通过人才培养树立学校的品牌密切相关。当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高校一家之事,不过,高校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前进一步,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就可能会早一些破解。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