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大“三角地”:共同体美德的成长空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10:11 中国青年报
薛涌 作为一名北大毕业生,对北大拆除“三角地”一事表示深切关注。“三角地”是北大学生生活的一个核心,也是北大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三角地”,北大就不是北大了。关于拆除一事,校长许智宏公开回应说:对北大三角地的整治不能叫做拆,而是规范。因为奥运会的一些赛事明年将在北大举行,所以校园要进行治理整顿。拆除的只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广告牌,它们实在有损北大的形象。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大学不是大楼,也不是“大师”,而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自“五四”以来,中国办大学的人始终对此缺少充分理解,乃至不久前还有所谓“衡量一个大学的水准就要看其博士课程”这样的笑话。大学是欧洲中世纪所创造的制度,其精神是共同体的自治,和当时的自治城市国家(即所谓的commune)以及行会是在类似的制度构架中成长起来的。最早的学生,根据自己所自的原籍而共居,形成nation,这个词后来则成了民族国家之意。为解决一些穷学生的居住问题,则设置学院(college),这些学院从住宿很快就发展为寄宿制的独立教育机构。如今欧美的社会早已不是中世纪的样子,但是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还大多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传统。从牛津、剑桥,到哈佛、耶鲁,都保存着学院制度。这是一流高等教育的核心。 学院制度维持着大学作为共同体的精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治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不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分整合,使求学变成了全天候的活动,也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小社会,让年轻学子学会自我管理,在自己的社区内承担责任。这样,学生毕业后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有了和别人沟通、合作的经验,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公民。离开了这些,大学就不是大学。 要维持这一学术共同体的运转,当然就必须有类似“三角地”这种学生自发的信息流通场所。在这里,学校的管理越少越好。学校所应该做的,是尽量提供这样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怎么去利用。这也是培养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生存技能的一个重要渠道。你到美国各名牌大学看看,大致都有这样的空间。大到组织社团活动、办个演唱会,小到卖自己的家具、甚至和同学开个玩笑,你都能很容易地找到这样的空间张贴自己的广告。“三角地”之所以这么有名,就在于大学里像这样的地方太少。 支持拆“三角地”的人的理由,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有人说广告太乱,需要管理;有的则说租房、办班等校外广告太多,对学生没有帮助。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这些广告在三角地这么兴隆,就说明有许多学生在看,关系到他们的具体生活。怎么能说对学生没有用?这种广告看上去确实很“乱”。难道这不是社会的一个反映吗?难道学生不应该从这种“乱”中理出自己生活的头绪、寻找人生的机会吗?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学生毕业不可能像我们当年那样等着班主任给分配工作。他们如果不能适应眼花缭乱的社会,毕业后怎么生存呢? 今年哈佛大学授予了比尔·盖茨荣誉学位。他当年就是受了校外眼花缭乱的世界的刺激,毅然退学,才有现在的成就。如今,哈佛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并成为“娃娃富翁”的越来越多,各种有关俱乐部也应运而生。你到哈佛校园里走走就知道,没多远就有一个自由的广告栏,上面乱得很。如果赶上热闹的时候,在校园中心地带走几步就有人递给你一份广告或者宣传品,拉你进各种社团或者俱乐部。这才叫大学。 中国自古以来是集权社会,缺乏共同体生活的经验,自然对共同体内这种正常的、自发的信息流动不适应,非要用集中的权力“统一管理”不可。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老毛病。在我所居住的波士顿郊外,这个几万人的小镇,公园里就有三角地这样的地方,超级市场门口也有“三角地”,大家贴出各种广告,把自己不要的书也放在那里,供别人分享,还有给穷人捐衣服的收集箱。乍看上去,似乎一切混乱无序。但仔细观察就发现,这种混乱中有着我们没有的秩序。前几天去公园,在公园“三角地”的广告牌上,看到一个孩子丢的手套被别在那里。可见捡到东西的人是多么用心良苦。我是丢三落四的人,在美国这么多年,几乎没丢过东西。忘了东西回到类似“三角地”基本都能找到。这就是共同体的精神,不用任何国家和行政权威,社会自己管理自己。 大学就是从这样的共同体精神中成长的。“三角地”培养的也是共同体的美德。我在校时,常在那里看失物招领的广告。如果管理这是个问题,每个北大的同学都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应该在“三角地”讨论,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共同体承担什么责任。大学应该给这种独立的、自治的、负责的、有美德的公民的成长提供充分的空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