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派老师和西洋老师带来别样师生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10:25   中国青年报

  作者:刘思贤(大三学生)

  进大学读书已经两年有余了,至今还记得开学典礼上学界泰斗的演说给我带来的震撼,而后聆听的教授名师讲座,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思路和眼界。但之后的这两年,我们与教授们面对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一如其他高校,我们的教授平常也很忙,有课题要做,有研究生要带,有会要开。

  其实平时活跃在我们本科生课堂上的还是中青年教师。他们的职称也许不高,他们的学问可能也并不深,但他们做的准备更充分、讲课的态度更严谨。其实我们怕的并不是严厉的老师,相反“严格要求,功夫到家”才是我们对老师的期待。教授们的课反倒略显宽松,但青年老师的课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考勤,作业,期末考试一样都不能马虎。我们偶尔会抱怨一两句,但对他们的敬佩却是发自内心的。教务处每学期都会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很多年轻老师都会得高分,于是乎老教师们认为“孩子们还是喜欢年轻人呀”。其实我们打高分给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年轻,与我们更有共同语言,而是因为他们认真,他们严格,他们更敬业,他们更执着!

  而我们专业特有的几位香港老师和海外教师则让我们领略了别样的师生关系。

  大二时,来自美国的业界专家Ellen成为我们的老师。每周,每个学生都会收到她发来的邮件,每次她起草好计划后都会鼓动大家积极实行,学期末也正是因为她的督促影响,我们愣是“没事找事”地成功邀请到外籍友好人士举办了一次校区义卖活动。

  这学期Ellen又不远万里从美国飞来教我们,通过之前与中国学生的初步接触,现在她对我们愈发了解。开学之初,Ellen就笑称:“这学期你们要提高就更要充分参与!”为了把我们的名字和相貌对上号,她把每位同学的近期照片和自我陈述贴在笔记本上,不久便统统记住了大家的相貌和姓名。而她的授课方式与内地老师大相径庭,每次都会引入话题,随机分组,讨论汇报,课后汇总。

  “Number!”每当她说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就喊道:“哦,又来了!太狠了Ellen,每堂课都让人‘不得安宁’!”在她的课上,每组都得选出小组领导,秘书及汇报人,人人有份,个个都逃不掉。这招相当灵验,力克了中国学生上课不发言的习惯。被如此熏陶之后,现在我们班也涌现了许多积极发言的同学,大家甚至把这种主动参与的精神带到了本土老师的课上,搞得学校老师一致评论我们班“怎么这么活跃”。

  还有来自香港的老师烈sir,他给我们上了一年的课,看得出内地学生课堂上的沉闷让他郁闷了好久。最后他选择积极主动加入了我们的Q群,开通了雅虎专业群组方便大家下载课件。课余也不忘帮我们寻找课外实践的机会,积极推荐同学参加各式各样的工作坊甚至去香港交流。烈sir很客气,很小心谨慎地把握着与我们的关系。平时,他像朋友一样和我们交流,但期末考试他的严格与其他任何科目老师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怎么可以呢?你要解释清楚的!要给出理论,还要把实际结合起来……”

  “不行的,这样我没法给你评分的,这样不行,除非你重做,记住要按期交给我。”

  我们专业几届学生共同的感受是:“香港的老师人都很好,但也真的很严格!想偷懒,不可能的,他通常会鼓励甚至给你压力让你发挥到极限!”

  虽然香港老师和外籍教师的课给我们的压力更大,但我们喜欢他们带来的新鲜空气,一股让人心旷神怡的气息。

  现在,也许学校对老师的衡量标准变了,但在学生心中衡量一名优秀老师的标准却有些亘古不变的味道。既然有幸接受高等教育,我们仍然保留了对大学的期待、对学术的渴求以及对象牙塔纯净氛围的向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