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学校与社会加强疏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10:30   科学时报

  对于大学生的不良现象,陆平认为,所谓的这些恶习其实是大学生的人生中必须经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大学生才可以从中总结教训。比如,不打游戏,大学里每天味同嚼蜡的生活就很束缚人的个性,而有所经历才能学会辨别对与错。当然,以玩游戏来逃避大学生活则不可取。

  陆平认为,关键是要改善大环境,光靠学校还不够,因为学生太多了,仅靠辅导员根本管不过来。但是,对于如何消除“恶习”,学校似乎缺少有效方式。

  北京某高校的辅导员张老师认为,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加强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不过,张老师也表示:“学生的一些坏习惯不仅仅是在学校里养成的,他们的家庭和各种媒体对他们也有很大的影响,帮他们改掉这些坏习惯并不只是学校的事,全社会都应该有责任。”

  重庆某大学的班主任薛老师则表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面对的大学生群体太庞大,需求太多样化,要想从整体上来进行整齐划一的疏导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辅导员和班主任有时候要管理上百名学生,有的甚至更多,这时候就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一定要从中小学就开始,不能把重担全都推到大学。

  苏州大学教授尤小立则认为,目前大学生活确实有多元化的倾向,不像以前的大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现在大学里基本的常识理性、底线道德谈得很少,讲课内容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上也很空泛,对大学生的生活和道德取向的影响很小。加上大学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整体水准却在下降,完全靠学生的自觉也不现实。

  尤小立表示,大学生的管理应该是成人化的管理,而不能停留在中小学那样的幼年化管理阶段。目前大学的管理与教学基本是脱节的——管理者是一套人马,搞教学的又是一套人马,加上现在的政策又没有真正把教学放在主要地位。教师只限于传授知识,学生也只是简单地获取知识,大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一种真正的沟通,彼此已经相当地隔膜。

  这样下去,“人的培养”根本谈不上,通过教学来引导大学生的目的也无从说起。“在现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需要政策进行自上而下地调整。对老师进行政策鼓励,鼓励从事教学的老师多与学生交流。不然,老师们也不可能有积极性,教学与‘人的培养’永远是脱节的。”拿大学社团来说,如果它们仅仅为了造就一些学生官僚,不要说不能很好地团结和组织普通的大学生,实质上已经违背了大学的基本理念了。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