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丈夫设“计”妻子千里支教(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09: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这里没有孩子来适应你,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
“木雅祖庆”学校在比塔公乡海拔都还高200米的多饶干目村成立
和孩子们在一起,心灵可以被释放
一日三餐,老师和孤儿都是在一起的,饭菜没有任何差异
一名8个月大的畸形孤儿被人抛弃在西康福利学校门口,刚为女儿断奶的谢晓君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孤儿好不心疼,当即默默地为孤儿喂奶 福利学校修建在清澈的塔公河边,学校占地50多亩,包括一个操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钢架阳光棚。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一日三餐,老师和孤儿都是在一起的,饭菜没有任何差异。吃完饭,孩子们会自觉将桌面和碗筷清洗干净。没有所谓的几点一线,胡忠随时都在整个学校“溜达”着。 “西康福利学校”是甘孜州第一所全免费、寄宿制的民办福利学校,早在1997年学校创办之前,胡忠就了解到塔公极其匮乏教育资源的情况,“当时就有了想到塔公当一名志愿者的念头。” 胡忠与谢晓君在石室联中相识相知,尽管新婚时两人就同立下 “希望这个家对其他人有所帮助”的志愿,但胡忠很清楚离开谢晓君到塔公意味着什么。 担心谢晓君不同意,2000年女儿出生后不久,胡忠刻意安排了一次“十一”家庭旅行,目的地就是塔公。那几天,一名8个月大的畸形孤儿被人抛弃在福利学校门口,刚为女儿断奶的谢晓君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孤儿好不心疼,当即默默地为孤儿喂奶。 旅行结束,两口子在回成都的车上久久沉默,车就快驶出白雪皑皑的折多山,胡忠红着眼圈冲谢晓君说:“我想来。”似乎已在预料中,谢晓君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你来吧,我支持你。” 辞去化学教师一职,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到西康福利学校当了名数学老师,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临别那天,谢晓君一路流着泪把丈夫送到康定折多山口。 “和他比,我其实是个依赖性很强的人。”谢晓君家住九里堤,胡忠离开后,她常常在晚上十一二点长途话费便宜的时候,跑到附近公用电话亭给丈夫打去电话。所有的假期,谢晓君都会朝塔公跑,跟福利学校的孤儿们接触越来越多,谢晓君产生了无比强烈的愿望:到塔公去! 2003年,带着才3岁的小女儿,谢晓君来到西康福利学校支教。 从头再来 音乐老师教汉语 谢晓君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 没有职称、没有排名、没有补课费……福利学校找不到任何的功利。谢晓君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城市里的物质、人事,很多复杂的事情就像蚕茧一样束缚着你,而塔公完全不同,在这里心灵可以被释放。” 谢晓君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顶替离开了的支教老师,“这里没有孩子来适应你,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 2006年8月1日,“木雅祖庆”学校在比塔公乡海拔都还高200米的多饶干目村成立,没有丁点儿犹豫,谢晓君报了名。学校实行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教学,她的角色位置又必须变化。“学校很缺汉语老师,我又不是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必须重新学。”谢晓君托母亲从成都买来很多语文教案自学,把小学语文课程学了好几遍。在确认自己可以登上讲台时,谢晓君才发现困难还远不止这一个。 牧民的孩子们大多听不懂汉语,年龄差异也很大。37个超龄的孩子被编成 “特殊班”,和三年级一班的40多个娃娃一起成了谢晓君的学生。“这里的娃娃对知识实在是太渴望了。”学生们听不懂自己说的话,谢晓君就用手比划,教会了拼音,汉字词语成了又一个障碍。谢晓君想尽一切办法用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组词造句,草原、雪山、牦牛、帐篷、酥油……接着是反复诵读记忆。三年级一班还好,特殊班的娃娃们压力就更大了。本该上初高中的年龄不允许他们按照正常进度学习,3年内就得学完6年小学课程。课堂上,谢晓君必须得不停说话制造“语境”,一堂课下来她足足能喝下一暖壶水。 4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特殊的学生足足学完了2本教材,谢晓君一周的课时也达到了36节。令她欣慰的是,连特殊班的孩子现在也能背诵唐诗了,“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城市里我其实很懒惰,连饭都不会做。到了这里我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