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显功力 独到见解惊媒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17:07   成都商报

  到厦大不过二三月,他发表了考证文章:《胡适与厦门大学》,提出了不少“新史料”:如胡适曾到厦门奔丧——其父胡铁花病逝于厦门等。谢泳教授写道:“胡适与厦门大学的关系,主要基于两种历史事实,一是厦门大学对胡适的敬意,二是胡适一生与厦门大学校长的直接和间接关系。”独特的发现,竟惊动了当地媒体记者,赶到校园里听他“细说端详”。

  他讲课时常称呼同学们为“诸位”或者“诸君”,这种旧时礼仪令在座学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北京青年报)

  对话谢泳

  “我不想制造青春期轰动”

  舆论关注“谢泳事件”的宏大意义,他本人则明显地表达出一种“缩小意愿”。他说:“我不想制造青春期轰动”;“我们无法与前辈大学者相比较,只能望其项背”。

  记者(简称“记”):听课同学中相当一部分是慕名而来,他们本以为会很精彩,可是您的风格更多趋于理性。从9月中旬您初登讲台不过二三个月的时间,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

  谢泳(简称“谢”):目前我的讲课风格,是经过考虑的,可以说是“预设”的,想制造一种平实、严谨、理性的课堂风气,我不想要那种热热闹闹的“剧场效果”,不想引起“青春期轰动”,因为我已经过了那个年龄段。

  记:这是否同您的性格有关?

  谢: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我在晋中师专时,还是演讲爱好者,也比较能言善辩。现在搞史料研究,更多地需要一种踏实、谨慎的学风。在我看来,无论讲课还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品质是:诚实。

  记:这次被聘为教授,赢得一片赞誉,厦大也因此人气大增。有人甚至将这与“蔡元培礼聘梁漱溟、燕大聘用钱穆”相提并论。您怎么看?

  谢:网上的评价过高了,意义也被过分放大了。首先我们这一代学人与前辈大师根本没有可比性,种种条件的制约,注定我们这一代人中,根本出不了那样的大师,完全做不到,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我理解一些网友对大学体制弊端不满的心情,以往我也写过批评文章,但我被聘任教授这件事,更大程度上是有朋友帮忙推荐,厦大也表现出了大学应该有的兼容并包的气度,不拘于学历破格聘用我。这只是一桩“个案”,是一个私人事件,有人硬要从中解读出公共意义,我只能表示理解。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