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震区报告:灾区心理治疗刻不容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 11:11   东方网-文汇报

  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同样的问题,连日来煎熬着报社许多记者的心。今天,记者背上报社不少同事捐的奶粉、巧克力、药品,随一支心理援助小分队来到德阳。率队的复旦大学心理分析研究中心主任申荷永教授在地震后不久,就向抗震救灾指挥部递交申请报告,他说,大灾过后,不仅受灾群众迫切需要心理治疗,直面灾难的救灾官兵、志愿者们也十分需要心理援助和支持。

  灾后心理治疗刻不容缓

  行进在成都通往德阳的道路上,只见到处都是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下午2点,记者随心理援助小分队来到当地最大的企业——东方汽轮机集团,这里建了4个安置点,集中安置8000多名灾民。

  在其中一个千余平方米厂房改成的安置点,集中了近3000名灾民。记者看见这里被褥连着被褥,中间只有窄窄的一条条过道。

  看到这种场景,申荷永教授非常着急。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心理分析学博士生导师,申荷永震后一直在收集资料,评估灾区民众的心理状况。他告诉记者,灾后,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很惶恐,即使表面看不出,内心的改变都会很巨大。不仅是灾民,救援人员由于见到太多死亡,也会出现头痛、失眠、记忆下降等异常症状。

  “心理援助也有黄金72小时,如果情绪上的变化不及时处理,大脑内的海马区就会出现器质性萎缩,导致情感和认知能力的衰退。”申荷永说,集中安置点内灾民逐渐集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情绪暴发的迹象,这是心理受到创伤后的反映。

  心理援助队迅速制订疏导计划:急调《上甘岭》、《冰海沉船》等影片放映,以引起灾民的共鸣,让他们压抑的悲惨情绪得到宣泄,并开展互动讲座。

  全国心理专家向灾区集聚

  灾后心理抚慰与物质援助同样重要。记者发现,目前在灾区,已经集聚了许多自发前来的高校心理问题专家。在绵阳参加医疗志愿者服务队的李江英今天就一直跟在一名需要重点关注的灾民身边。

  那名受伤严重的女灾民,是从金花镇用直升飞机送到玉泉,又用救护车转送绵竹的。因为没有全家任何一个亲人的消息,女灾民一直不停地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灾民送进临时医院后,发现她的父母、婆婆、丈夫全都在这里!大悲瞬间变成大喜,“这样的意外冲击,尤其需要关注”,专家说。

  自发带领2名教授、1名博士后、7名博士来到灾区的申荷永今天接到学校的电话,原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紧急发出通知,全国的心理研究专家都要往灾区集结了。

  呼吁建立志愿者报告制度

  同样自发来到灾区当红十字志愿者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何国忠,此前在绵阳帮助制订公共卫生防疫方案,现已来到北川。让他着急的是:眼下北川、绵阳这样的重灾区,都急缺专业卫生防疫队伍。

  何国忠告诉记者,他在灾区发现,目前在执行防疫任务的,大多是部队官兵、医生、志愿者,有经验的防疫队伍不多。“现在灾民都安置在体育馆这样的地方,人群集聚,假如有人患上传染病,很可能迅速暴发疫情。目前应当尽快建立志愿者报告制度,让在灾民安置点的志愿者即时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从而形成监测系统。”何国忠特别希望媒体能够对此进行呼吁。他还告诉记者,灾区很缺口罩、手套、防护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