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注:灾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课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 15:33   新华网

  “连擦脸油都给我准备好了。”梳着两个小辫子的杨青云说,“还有书本、水彩笔,我阿婆没想到的东西,同学都给想到了。”

  9岁的杨青云是一名来自四川灾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侥幸逃生的她被送到贵阳的亲戚家暂住。5月19日,刚到贵阳的当天,在社区的联系下,杨青云进入离社区不远的贵阳第二实验小学就读。

  汶川地震灾难发生后,许多和杨青云一样的灾区学生或投亲靠友,或在当地政府组织下,转移到重庆、上海、贵州、江苏等省市学校就读。他们都经历了地震瞬间的惊恐,灾难之后的生离死别。

  背井离乡后,孩子们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张课桌。

  “灾区学生,我们无条件接收”

  来自四川江油长城实验学校的学生刘虔佚是重庆市第七中学接收的第一个灾区学生。“她的书包、课本以及学习用具被埋在废墟里,来学校时情绪还非常低落。”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长邓宏告诉记者。

  学校在了解情况后,决定特事特办,开通了入学“绿色通道”:不用交一分钱,20分钟后就办妥了相关手续,由年级班主任老师将她带到课堂读书。此外,所有入读第七中学的灾区学生都免费得到了一整套课本。

  来自四川什邡中学高一年级九班的范欣怡说:“重庆七中的教材与我原来的学校是一样的,但各学科的教学进度都比原学校快了一章节。老师和同学们都利用课余时间给我辅导,很快就能赶上进度。”

  不仅在重庆,其他省市的几乎所有接受灾区学生的学校都特意开辟了“绿色通道”。在贵阳,社区和学校互相配合,努力让每一个来到林城的灾区学生尽快恢复上课。

  “欢迎灾区同学”是杨沁馨晶进入贵阳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六班听到的第一句话。她说:“同学都对我很好,功课也跟得上。”

  杨沁馨晶的父母都在四川德阳市地质部门工作,至今仍在灾区一线参加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杨沁馨晶和老师同学们在帐篷里住了3天,才被父母“空投”到贵阳的姑姑家。

  姑姑家所在的吉祥社区负责人迅速跟附近的贵阳第二实验小学取得了联系。翌日,第一次来到第二实验小学的杨沁馨晶就直接被安排进了三年级六班。

  “只要孩子们愿意,可以一直免费读到毕业。”贵阳第二实验小学舒校长说,“灾区的学生就是我的学生,只要是因灾到我校求学的学生,能收一个就收一个,绝不推辞。”

  “我们从不离开她一步”

  这些学校的热情令人感动,但仅仅提供一张课桌、一套书本显然远远不够。

  和杨沁馨晶同一天入校的杨青云一直让老师和家人有些担心。“这个孩子头两天进学校一直都没怎么说过话。”吉祥社区主任张羽芬担忧地说。

  “地震的时候,砖头落下来砸伤了很多同学,到处都是哭声。我刚从二楼跑下来,教室就垮了。我还摔伤了腿,现在都很疼。”漂亮的小青云,眼神一直有些茫然,整个人似乎还停留在灾难来临的那一瞬间。她说:“我永远也回不去了,整个学校都倒了。”

  她把“永远”这两个字念得很重。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从不离开她一步。”坐在杨青云身旁的小姑娘说,“只要是课间,大家都会围在她座位旁陪她说话。”只有在同学的陪伴下,杨青云才会显得稍微活泼一些,和他们讨论着下一节要上的英语课。

  在重庆沙坪坝区,南开小学已经接收了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11名学生。为了让孩子能够安心读书,学校特意提前要求代课老师不要把灾区来的学生当外人看,号召学生要与灾区学生交朋友。同时,学校还给他们准备了崭新的书包、文具,每个学生发放了一个小水壶。

  被安置在南开小学一年级的蔡雨翔微笑着说:“现在我对学校环境和学习氛围已经不陌生了,班里的很多同学都认识了,他们都愿意和我交朋友,我也不孤独!”

  “用爱抚慰他们”

  “从地震中幸存的每一个孩子,心灵都经受了比常人更深重的伤害。”贵阳市南明华夏心理咨询事务所所长、副教授杨丽春说,“爱是治疗心理创伤最有效的手段,同学间的友爱、老师的慈爱、社会的关爱,就是这些灾区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杨沁馨晶和杨青云从进校第一天起,就不断地收到同学送来的礼物。“我最喜欢的是学校特意发给我的新校服,红色的,虽然有点大,但是我很喜欢。”杨青云说,“我无聊的时候,同学们总是陪着我玩。”

  专家提醒说,对于心里藏着悲痛情绪的小孩,要让他们得到适当的宣泄。最好的办法是参与到一些团体活动中来,如体育锻炼、游戏等。此外,还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同学之间的友爱是最重要的。老师要事先给灾区孩子所在的班级做一些交代,告诉同学们有哪些禁区是不能轻易提及的,利用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帮助灾区孩子消除距离感,尽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之中。

  为了解决来自灾区学生的心理问题,重庆七中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徐立召集了学校的班主任和部分代课老师,给他们作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首先对来学校借读的灾区学生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进行应急性的处理,诸如情绪宣泄,陪伴或支持、鼓励,使他们的情绪得到放松,帮助他们从悲痛情绪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此外强化灾区学生的心理重建恢复,开展一些诸如帮助别人、追念逝者的活动,让他们树立信念和信心,摆脱灾难阴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