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不同领域的中小学教师到中南海做客,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座谈会开始前,温家宝陪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西花厅――这是周恩来总理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9月10日《人民日报》)
温家宝作为泱泱大国总理,日理万机,国事繁忙,仍时刻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头,时刻牵挂着党的教育事业,日前才亲自前往四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中学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在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又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8位教师到中南海做客,意味深长:
其一,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人民教师亲切的关怀和崇高的敬意。崇高的敬意,源于人民教师心中的大爱。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代代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恪尽职守、安于奉献,坚守在三尺讲台,守护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学识,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执着追求,无论是润物无声的悉心教诲,还是坦诚直言的严格要求,都寄托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厚爱。
尤其100多天前,一场空前的地震灾害,让2008年5月成为中国13亿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在灾难降临、生死抉择的一瞬间,我们许许多多的老师用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钢筋水泥块体,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学生。他们用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为人师表”的全部含义,以及生命的尊严与伟大,向世人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
地震摧毁了我们的校园,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留下了这些普通教师们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教师节来临之际,请包括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在内的老师代表做客中南海,用这种方式来庆祝教师节,献上崇高的敬意、诚挚的祝福,代表了全国人民对灾区老师的敬仰之情。让我们永远铭记在这次大地震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大爱的人民教师们。在这个属于老师的节日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也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崇高师德。
其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人民教师的真诚尊重和对弘扬崇高师德的殷切期望。
总理在中南海同教师代表就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问题,用谈心的办法,进行了座谈,广泛倾听大家的声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种“问计于民”,已是总理的“光荣传统”了。这不仅是总理的个人行为,更代表着政府工作方式和决策机制的转变。在国家教育重大决策出台之前,躬身求知,问计于民,向来自基层的教师代表征集意见,可谓一项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加透明度,充分尊重民意和广泛集中民智的切实举措。从中更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教师的真诚尊重和信任之情。
温家宝总理就制定12年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中长期规划有关问题,认真广泛地听取教师代表的意见之后,还给老师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三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总理的三点希望,对人民教师的责任、义务与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进一步增强人民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对广大教师的勉励,更是对广大教师的鞭策;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教师的亲切关怀、对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要求,也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弘扬崇高师德的殷切期望。
其三,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邀请教师代表到中南海做客,为全党和全社会树立了尊师重教的表率,必将转化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我们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都应以温总理为榜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依法保障教师待遇,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培训中的实际困难;要为教师终身学习、长远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使教师安心从教,乐于长期从教;要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更多支持,把尊师重教的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同心协力,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