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校担忧:取消借读费政策执行或遇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5:32   亚心网

      对于家长的质疑,一些学校的校长表示,由于学校尚未收到停收借读费的相关文件,所以暂时尚未停止借读费的收取。但政策一旦确定,学校一定会遵照执行,并全数退还家长们已经交纳的借读费用。

  “如果真的取消了借读费,招生时我们只有躲起来。”说这话的是乌市一所完全中学的校长。每年的招生时节,她的手上总要收到一大把“条子”。“这还都是要收借读费的,一旦不收借读费了,那条子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我们谁也得罪不起啊。”

  和这名校长的担忧一样,记者采访时,一些“知名”学校的负责人对取消借读费一方面是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收取借读费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借读生挤占了教育资源,收取借读费是弥补教育资源的短缺;二是防止学生择校。”天山区一所“知名”学校的校长说,“早就听到取消借读费的消息了,但现在还没有见到具体细则。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取消借读费,家长们当然更乐意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学校读书,我们这样的学校恐怕要被挤破门了。”

  这位校长说,希望相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能对限制择校做出更为具体、明确可行的办法。“肯缴纳高额‘借读费’的家长往往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如果仅凭一张条子就让孩子跨学区就读,对学校所在学区的孩子更是一种不公平。”

  和“知名”学校相比,非“知名”学校负责人忧心的则是生源的流失。“以前还有借读费这个‘门槛’,一些家庭限于经济能力,孩子就在本学区学校就读,取消借读费后,一些孩子恐怕就很难在本学区就读了。优质生源流失,那就只能造成学校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恶性循环。”

  学校负责人们还有个共同的担心——学校的运转。“如果取消了借读费,我们可能就不收借读生了。”天山区一所知名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收一名借读生,每学期也就多收几百元钱,不仅占用了教室、课桌,有时学校还要额外聘请老师。不让收借读费,这些学生的经费谁来出都是问题。”

  这位校长说:“学校除了一些必要的计划内支出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计划外支出。由于学校编制不足,遇到教师生病、休产假等情况,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学校要聘用临时的代课教师。此外,学校还有其他的一些必要开支,如果没有借读费这笔预算外的收入,学校的日子肯定要难过些。在某种程度上说,借读费收入还真能解决学校不少难题。”

  职能部门:针对担心酝酿对策

  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自2009年起,除民办学校外,在新疆范围内的包括行业学校、企业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都将停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

  “实际上,从去年起我们就准备三年内解决借读费的问题。对于取消借读费所带来的家长和学校的一系列担心,我们也已酝酿对策。”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借读费后,我们将继续执行根据孩子户口所在地划分学区,在本学区就读的规定,同时,把首府的每所学校都争取打造成学生和家长心中最好的学校。”

  乌市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人士表示,就乌市实际情况而言,因为历史形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单靠借读费来控制小学和初中生择校现象是不现实的。要根治择校现象,只能从平衡教育资源、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等方面入手。

  据了解,取消借读费仅是促进教育均衡化的第一步,接下来,乌市还将继续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在部分区(县)试点教师校际交流,继续扩大推荐生和保送生的比例。目前,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已接近6.5比3.5,在普高招生比例缩小的同时,推荐生和保送生的比例不断扩大,去年推荐生和保送生的名额已占到高中招生计划的35%,今年这一比例已基本确定为50%,明年还将继续扩大,预计将达到75%。

  而对于各学校所担心的停收借读费后收入减少的问题,该负责人说,相应的经费会由该校所属的区、市、自治区级财政部门进行财政补助。

  乌市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说,2008年,乌市筹集资金两亿元用于解决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问题,今年计划继续筹集资金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市本级财政再次提高市属中小学预算内财政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2007年的438元/生/小、初,提高到2008年的640元/生/小、初(不含取暖费、交通费),并要求2008年起所辖区(县)生均公用经费达到自治区规定的小学300元/生、初中500元/生的标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