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日前,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接受记者采访,阐述他的慈善人生和远景目标。他还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陈光标的设想,出发点不可谓不好。但究其本质,这种“劫富济贫”式的策略貌似公平,实则会催生新的不公平。在当前的大学教育语境下,它既不可取,也行不通。
首先必须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尽管高考改革呼声不断,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它仍将是中国最具公平公正性的考试,它不分贵贱、不论贫富,只要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数面前见高低,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如果一旦分数不再成为最根本的取舍标准,富家子弟可以自由掏钱上大学,那么必将带来严重的不公。
它传递出一个极其危险信号:金钱可以摆平一切。只要家里有钱,学好学坏没关系,考多考少也不要紧,名牌大学的大门照样是敞开着的。在高校招生名额一定的情形下,教育资源注定是有限的,如果富家子弟都往名牌大学挤,用金钱开道,最终还能有几个名额属于贫困子弟呢?
在当前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的社会格局下,大量的贫困学子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本身已经处于劣势。对他们来说,读完高中再上大学,仍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他们只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便有机会上大学。但如果大学的招生名额被大量富家子弟挤占,他们的机会势必大为减少。如此一来,高考本来最能彰显公平性之处,却又成为了最大的不公。
在这种招生制度下,曾被视为“象牙塔”的大学极可能成为物欲横流之地。当大学赤裸裸地向“钱”看齐,重富家子弟,轻贫寒学子的现象必会进一步加剧,并引发鲢鱼效应。大学“培育人才、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难免进一步变异,大学之大,遂演变成财富之多寡。
这显然是一种极为可怕的趋势。一旦真在大学入口处“劫富济贫”,它破坏的既有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还有大学教育的纯粹性和公正性,不但难于让贫困学子受益,还会对其产生伤害。与此同时,还可能在全社会催生新的拜金浪潮。
从根本上看,教育公平的实现还得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财政投入的加大,通过政策引导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消弭因贫富差距而造成的上学机会不均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