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成都8成学生家里上网9成自认无网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 11:08   成都商报

  对一些家长来说,网络就是洪水猛兽。游戏、“很黄很暴力”的网站……就像一个个陷阱,稍有不慎,孩子就会被吞噬。而对另一些家长来说,网络则是扩展孩子视野的工具。

  网络,在现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找到答案,本报发起了“成都市青少年上网现状大调查”活动,联合神鸟数据公司和名师堂学校,对431位成都家长和431位成都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近40道问题,涉及学生触网年龄、上网目的和时间、上瘾程度、家长态度等方方面面。

  结果触目惊心:41.8%的家长认为孩子已染上网瘾;但只有10.9%的学生自认有瘾。

  四成家长认为娃娃沉迷网络

  嘿!近九成学生却自认无网瘾

  对两组截然相反的数据,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可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说实话。

  记者调查发现,出现两组不同的数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家长、学生,甚至老师对网瘾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

  “妈妈,你该起床去偷菜了。”凌晨一点,儿子敲开了陈蕾的房门,提醒妈妈,网上农场的菜成熟了。8岁儿子这样的行为让陈蕾心里一震,糟了,儿子不会是染上网瘾了吧!

  青羊区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小丁(化名)晚饭后抢着洗碗。正当妈妈为儿子懂事的表现暗暗叫好时,儿子的一句话马上让她哭笑不得:“妈,我今天表现这么好,你可不可以让我上半个小时网嘛!”小丁的父母管教极严,平时,除非学校布置下来网上查资料之类的作业,否则儿子绝不能触网。“他现在最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因为我和他爸爸在打牌,管不到他,他就可以在别人家的电脑上聊一下午的QQ。”对儿子的种种举动,丁妈妈认为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上瘾”。

  此次对431位成都家长的调查显示,有41.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然沉迷于网络。但431名学生中,却仅有10.9%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成瘾。问卷也显示,成都学生确实未表现出明显的网瘾迹象:431名学生中,51.2%的学生一个月花在网吧的钱在10元以下,一月花费50元以上的只有14.6%。 58.5%的学生上网的费用是来自“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还有39%会直接找家长要,不和家长打招呼从家里拿钱的只占2.4%。而对“是否有因上网而逃课”这个问题,88.7%的学生表示“从不”,只有1.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

  对两组截然相反的数据,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可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说实话。陶宏开告诉记者,在他接触的学生中,有很多都不直面自己有网瘾的事实,还会想方设法去掩盖。“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理由,比如,‘今天晚上学校要补课’、‘我去上自习了’……其实自习个屁啊!”

  那么,究竟是家长判断错误,还是学生刻意在隐瞒事实。记者调查发现,出现两组不同的数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家长、学生,甚至老师对网瘾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如果每天心心念念的就是上网,那绝对是成瘾了。有的学生却认为,只要我没有一天花十几二十个小时泡在网上,也没有逃课偷钱去上网,更没有耽误学习,那就不能说是有瘾。

  老师在判断学生是否有网瘾时显得尤其慎重。“这么多年,我只见过一、两名上网成瘾的学生。”盐道街中学高二老师曾宇虹告诉记者,一名学生的屋子里有一摞约有半人高的“游戏笔记”,记载的都是每天打游戏的经验总结,哪次打得好,要发扬,哪次打得不好,要改进……“有些学生痴迷于网络聊天,反而不愿意和周围活生生的人沟通,变得越来越孤僻,我觉得也是一种瘾。”

  戒网瘾专家陶宏开把自己对网瘾的判断标准提了出来,供家长参考。“我把上网分成十级。第一级,偶尔上网,对正常学习和生活没有影响,这个不叫网瘾。如果是对网络已经产生浓厚兴趣,不自觉地上网次数增加了,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但鉴于外面的强大压力,比如父母痛揍一顿的情况下,情况没有恶化,那就是到了第四级了。这个级别,家长一定要特别小心,因为五级以下是网瘾倾向,但五级以上就是网瘾了。最严重的是第十级,就是为了上网不惜走上犯罪道路。”

  “纠察队”到网吧逮娃娃?

  错!八成学生家里“幽会”网友

  一些老师提出,过去学校组织班主任组成“纠察队”,到附近网吧“寻人”的办法是不是也该取消或改进了。“现在光靠学校之力来防止学生染上网瘾,已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靠家长。”高二老师曾宇虹说。

  曾几何时,在谈到学生与网瘾时,网吧成了众矢之的。在媒体上,常常能见到“黑心网吧收容未成年人上网”、“父亲在网吧找到失踪多日的儿子”等诸如此类的报道。每年春秋季开学前,教育局都会会同相关部门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去检查,看看有无未成年人在内。

  如今,再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上网的“战场”圈定在网吧,是不是找错了方向呢?此次调查显示,只有7.3%的学生还在网吧上网,而在家上网的学生已占到了83.6%。

  曾宇虹很早就感受到,“战场”正在发生转移。“1999年就发现,网络已经进入了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2000年,我发现上网打游戏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她说,有件事让她至今印象深刻。“这名学生每天上课都在打瞌睡,脸色苍白。找到他父母,他们也百思不得其解:娃娃每天都是正常回家,正常睡觉,咋会出现这个情况呢?”父母决定蹲守观察。一天深夜,忽听得儿子房门“咯吱”一声打开了,儿子踮着脚尖直奔大门而去。“抓到后一问,才晓得他每天等父母睡觉后,就跑到网吧里打游戏。打到天快亮了就回家。父母硬是一点破绽都没看出来。”

  同样的事,在两年前又发生了。但和上次不一样的是,这名学生是在家中的电脑桌前被抓了个现行。

  社区也有类似的感觉———现在的学生似乎不大出来上网了。成都不少社区都设有“绿色网吧”。滨江路社区的绿色网吧原本是每天都开的,但现在开放时间已缩减到寒暑假等假期。“平常根本没什么学生来,就连假期人也不多。”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了,家长也不放心让娃娃出来上网,一是安全原因,二来家长更愿意娃娃在自己的监控范围内上网。”

  记者也走访了一些学校附近的网吧。网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管得非常严,要是被逮到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轻则罚好几大千,重则就直接关门,网吧现在都很小心。不能说完全杜绝未成年人入内,但数量绝对是减少了。

  当上网的场地从网吧转移到家中时,一些老师提出,过去学校组织班主任组成“纠察队”,到附近网吧“寻人”的办法是不是也该取消或改进了。“现在光靠学校之力来防止学生染上网瘾,已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靠家长。”曾宇虹说。

  但老师也担心,在电脑问题上,现在的家长可比学生“菜鸟”得多了。曾宇虹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刚设置好开机密码,不到两分钟就被娃娃攻破了。有的家长想偷偷去看看娃娃的QQ空间,结果全是“火星文”:“偶ㄉ电脑坏掉ㄌ害偶一整天都粉sad>"<。”(我的电脑坏掉了,害我一整天都很伤心。) 完全看不懂,家长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在防止网瘾上,老师和家长都是任重而道远啊!”曾宇虹说。

  针灸催眠,都称对治网瘾有效

  别!大多家长有自己的主意

  一部分家长觉得,娃娃成瘾不深,通过家庭和学校说服教育就能拉得回来。

  专家认为,网瘾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还需要心药医。吃药打针、或者是关起来打骂,是对孩子的第二次伤害。

  当前,网瘾治疗市场可谓是“群雄并起”,针灸、催眠、中药、西药,都称对治疗网瘾有效,也不知道该信谁。今年,名噪一时的电击治网瘾疗法被卫生部叫停,更让家长对当前治疗网瘾的手段半信半疑了。

  调查发现,孩子有了网瘾,69.4%的家长不会向专家求助,他们有自己的主意。

  一部分家长觉得,娃娃成瘾不深,通过家庭和学校说服教育就拉得回来。成都十七中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之前有家长反映娃娃每天回家就直奔电脑而去。“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和他谈心,告诉他当前他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其实现在的高中学生心里还是挺明白的。”

  而对一些成瘾较深的学生,很多家长和老师也是采取了自己的“治疗”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家里断网。”曾宇虹说,对半夜偷偷溜去网吧的学生,有的家长直接将家里的大门换锁,控制零用钱,也有一定效果。

  “网瘾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还需要心药医。现在治疗网瘾的办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主动戒网瘾,一种是被动戒网瘾。个人认为,吃药打针、或者是关起来打骂,是对孩子的第二次伤害。你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网瘾的危害,自觉地去戒除它,才是真正有效、对孩子好的办法。”陶宏开说。

  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让电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当前83.6%的成都学生都是在家上网。

  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对购买家庭电脑的态度颇为暧昧。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能尽早接触电脑,不至于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落后于他人,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五光十色的电脑游戏会毁了孩子。

  成都孩子究竟在什么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他们究竟有没有如大人所期望的那样,是将电脑当成了扩展视野的工具和窗口,或是真的背着大人,沉迷到了游戏的世界中?在他们看来,电脑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敬请关注“成都青少年上网现状大调查”下篇。(记者:王冕 汪玲 彭世军 欧鹏)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网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