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博士
暨南大学校园6月弥漫着离别气息,因为应届毕业生将离开校园,开始人生新旅程。陈林是暨大07级经济学博士生,本应在这个时候毕业,然而,在即将毕业时,暨大“优秀博士生攀登计划”的创新项目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成为“年薪”十万的在读博士,博士生涯延长一年。
在陈林毕业预答辩期间,他的毕业论文获得众多校内外专家评委认可。专家们希望他延期毕业,把已经写好的10万字博士论文进一步扩充和提升,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冲刺。热爱学术的陈林心动了。
以往,延期毕业意味着彻底失去学校的经济资助,只能自己负担延期时段的支出,现在,有了学校的“攀登计划”,陈林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有十个月可获得每月一万元奖学金,延期一年毕业不但不会给他带来经济困难,而且可以让他更体面地读书,从容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
暨大研究生部主任郑文杰透露,“攀登计划”2008年开始在部分院系试点,今年首度把资助额度分为Ⅰ期、Ⅱ期、Ⅲ期三个等次,分别资助约20名、10名、5名博士生,每个入选者每年可分别获得5万元、8万元、10万元奖学金。资助年限一般为1年,均分为10个月发放。
兼职走穴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重点高校对博士生的补助每月在800元-1200元间。有些博士生为增加收入,到外面“走穴”,无法专注学术研究。
华南某重点大学的博士生陈金峰透露了他所在大学对博士生的补助政策:每个博士生每月可得基本补助800元。
陈林的导师、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朱卫平认为,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国内和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外一般由导师为学生提供资助,国内目前主要由国家、学校负担这笔费用,由于中国博士生数量多,考虑到机会均等问题,平均到每个博士生身上,待遇相对就低了。
陈林说,有些博士生因为收入低,为了能够专心学术研究,只好省吃俭用,“生活比较苦”,要不就得出去兼职、到一些院校代课增加收入,这样就分散了做研究的时间,得不偿失。他说:“研究生应该以学术研究为主,否则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约束效应
暨南大学试点实施“攀登计划”后,今年开始打破专业和年级限制,面向全校符合条件的在读博士生开放申请。
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说,实施“攀登计划”是希望优秀博士生在宽松的经济条件下安心从事科研活动,使之不受生计困扰,激励他们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朱卫平则看到了“高薪”为博士带来的双面影响:“攀登计划”可以为入选的博士生分忧,使他们不必为一日三餐劳神,但给他们带来一定压力。他说:“学校给了那么多钱,大家都盯着”,给这些博士生形成较强的激励和约束效应。
记者了解到,通过“攀登计划”完成学业的博士生目前已有2名,今年入选的博士生共有5人。朱卫平描绘了对未来“攀登计划”的期待:一是选拔过程要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选出最优秀的人才给予资助;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渐扩大规模和受益面,让更多的人能申请到。如果每次申请到的人太少,博士生们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影响就会变小。
陈林希望,学弟学妹们尝试规划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安下心来做研究,无愧于“研究生”这个名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