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国家公务员招考“惨烈”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 14:2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国考”昨天24时关闭报考大门,截至昨天22时,最抢手的职位基本出炉——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一职以4728比1的竞争比例高居热门职位榜首。竞争比例最高的前六个职位,考录比均达到3000比1以上。据悉,去年和前年最抢手职位分别为科技部一职(4224比1)和中残联的(4723比1)。今年“国考”无疑将再次刷新“最惨烈竞争”纪录。 (《北京晨报》10月25日报道)

  早报评论员

  赵亚麟

  《儒林外史》中有一段《范进中举》的故事,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生动地描绘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酷性。那么,这个流传千年的科举制度究竟有多残酷呢?据现有资料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统计,在科举制最发达的明朝时期,各省直的科考规模在四五千人至数万人之间,平均录取率估计在10%上下。乡试录取率,明初一般在10%上下;成化、弘治年间定为5.9%;嘉靖末年又降为3.3%;而实际录取率又低于此。会试录取率,自洪武至万历中平均为8.6%;其中,洪武至永乐二年平均为21.7%,永乐四年至万历中期平均为8.4%。

  也就是说,“传说中”无比残酷的封建科举考试也从没有超过百中取三的录取率,而这“传说中”的残酷考试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动辄千里挑一,甚至4732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公务员考试相比,实在有点小巫见大巫了。而如此考试,也确实称得上“惨烈”!

  然而,“惨烈”的绝不仅仅是公务员考试,而透过惨烈的公务员考试,我们看到了许多更加惨烈的现状!

  透过公务员考试的 “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企业用工待遇的更加惨烈!

  同一日,《广州日报》报道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周末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达到24%。为了应对“用工荒”,出口企业有的工资最高涨了达到50%,但仍遇“招工难”。一边门庭若市,一边人才凋零,一边是烈火烹油,一边是雪上加霜,如此现象其实并不奇怪,物质利益的差距、精神权益的贵贱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否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流向。

  透过公务员考试的 “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渠道的更加惨烈!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大学生就业渠道并没有拓宽。一方面,一些被舆论看好的就业渠道,比如到乡镇就业,却一直处于只被舆论看好的状态;另一方面,一些被社会各界积极倡导的就业模式,比如自主创业,也因为脱离大学生的能力实际,以及国内创业环境的实际,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2008年发布的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20%~30%,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透过公务员考试的 “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未来人才发展空间的更加惨烈!

  正如明眼人所说:“一个社会中教育水平最高、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都去当公务员,而靠其他人供养,这样的社会哪有创新能力呢?”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报考存在盲目性,尤其是一些理科、工科甚至医科方面的大学毕业生,却报考跟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机关职位,仅从这一点上说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投资浪费。公务员考试的火爆,实质上只是一种“学而优则仕”的思维延续,难道我们要重温一下那个西方人都在研究蒸汽机,而中国人都在研究“之乎者也”的时代?重温一下那个军舰大炮已经开到家门口,国人还以为轮船是用牛来拉的时代?

  是的,如果不提高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改善全民的社会保障现状,拓宽人才的就业渠道和流通渠道,那么公务员考试的现状必将更加 “惨烈”,而这“惨烈”的背后,这“惨烈”的未来,也许我们根本无法承受!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