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新浪教育、时尚家居杂志、时尚健康杂志举办的“亲子关系国际交流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6日在北京颐锦温泉会所举行。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杨凤池、李子勋、王行娟、孙瑞雪、田惠萍和美国、德国亲子教育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以下为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女士在此次论坛上的发言。
方新: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谢殷老师,很高兴在新浪这样特别有影响的媒体来探讨社会转型期亲子关系的误区和挑战。当时我和殷老师通话的时候就讲到,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世界瞩目的,也得到了认可,但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挺大的。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个会开的非常及时,也很有前瞻性,也感谢所有的主办方在这样的主题上提醒大家一下,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现在的孩子就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和主力军。这些孩子被这样一群父母养育出来,他们20年、30年之后的人格会是怎样的?在国际上和其它国家的人如何进行经济、政治方面的谈判,有一些是可以预测的,所以这个会议也非常有意义。
我的题目是“社会转型期亲子关系的误区与挑战”,主要讲四点:
第一,先跟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不同时期生理、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周围的世界最主要的是爸爸妈妈怎样对待他,如果不很好地对待他后面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属于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介绍。
第二,当今社会转型期我们父母的心态是怎样的?我看在座很多人也是父母,我也是妈妈,我们的心态是怎样的。
第三,我们预测一下这样心态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在人格方面会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是误区和挑战。当然,我觉得会有好的一面,但我今天不谈好的一面,主要谈的是误区和危机。
第三,对策。从国家和个人层面讲一下对策。
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生命进程中表现出的系统连续性的变化,首先是两个点规定好了,不是从出生,而是从受孕开始一直到死亡,它的变化会有一些系统性和连续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有规律可循。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发展的众多学科中最大的一门学科,它既有常态发展,也有特殊发展。作为人类来讲,这个群体有一个共性,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讲又有一些个性。发展学三个研究领域,一是生理,二是认知(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语言),三是社会心理的发展,包括情感和人格。今天我重点放在第三方面,就是心理方面的发展。
这三方面不能割裂看来,我们在社会上都可以发现,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就特别好,我经常听有的爸爸妈妈讲我儿子小学的时候一直考第一名。但后来有的孩子在初中开始出现,有的孩子在高中开始出现,慢慢就不行,就是情绪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爸爸妈妈只注重孩子学习好,但没有注重孩子情绪方面的发展。
简要说一下人类关于如何看待自己的发展,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观,主要讲一下中国。中国有一个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某种程序上与西方发展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对小孩青春期的描述不是很多,孔子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关于人的心理学有很多的理论,其中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是埃里克森说人生发展是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2岁,处于婴儿期,基本心理是对外界信任或不信任,人际交往关系范围主要是妈妈,小鸡谁给它喂食它就跟谁走,孩子也是,谁给他喂食他就与谁亲,这是照顾关系。刚才TODDY也说了,那个妈妈对孩子没有依恋关系。对有的小孩来讲是奶奶的,对有的小孩来讲可能是爸爸,0—2岁,照顾者特别稳定地在孩子旁边存在,而且对孩子的呼应有求必答,比如孩子哭了,妈妈马上知道给他换尿布,有的知道给他喂食,这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很舒服,情绪也能得到发展。
3—4岁是儿童早期,这时候孩子们开始要有自主性的,学会什么时候要叫妈妈,要尿尿,开始拉屎,有时候他可能做不到,比如晚上尿床了,地上有一滩水,宝宝尿的吧,这时候他有羞耻感,这时候父亲加到了这个关系当中。
5—8岁是游戏期,这时候小孩还形成一些主动性,比如他要去玩玩具,孩子要设计整个游戏,怎么打仗,女孩就喜欢过家家,玩布娃娃,会有主动性。而且玩的过程中他会与其他人形成关系,比如小孩想唱歌,而爷爷在睡觉,妈妈说我们先不唱,等爷爷睡醒了再唱,这时候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他有主动性,当越过边界的时候他会学会边界感。这时候人的范围扩大了,变成了家庭。
9—12岁他开始慢慢在乎父母,把注意力放在对父母的评价上,转向了学校。家长有这样的体会,等孩子小的时候听你,大了之后就不一定完全听你的话了,会重视他的小伙伴,更重视老师对他的评价。这时候学校、社区,共同认识的人对他的评价更重要。
13—19岁青春期,这时候会形成对自己,对世界,对他人等等同一性,统一的认识。有些人没有能够发展起来,就会出现同一性的混乱,就是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前一刻觉得自己在山峰上面,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人、下一步觉得自己是最糟糕的,老师看到我没有打招呼,老师根本看不上我,就爹如情绪的低谷。这时候非常在乎同伴和同学。
20—40岁是成年早期,主要冲突是建立亲密感克服孤独,重视朋友和配偶。
40—65岁处于繁殖期,养育后代,有的人不愿意成为爸爸妈妈,他的某一部分会滞留在这个时候,这时候人际关系会是同事和家庭成员。
最后是老年期,有的老人很绝望,有的老人很抑郁,这个时期关注的是全体人类。我的爸爸和公公都是离休干部,我觉得他们特伟大,每天关注国家大事,经济发展,世界和平,就像相声里讲的伊拉克战争归他们管,我妈妈就关心哎呀菜又涨价了。这是很典型的老人生活。
5—8岁以前主要关注对象是家庭内部,而且是从妈妈开始,然后扩展到爸爸进来,父母双亲,再往后又扩展到家庭内部,爷爷奶奶,在国外有兄弟姐妹,我们国家是独生子女,你可以看到他的人际交往范围是逐渐扩大的。
如果前面的时期没有能够完成好的话,那么它后面所有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所以,这个时期是最最重要的。我们经常在临床上说底儿好。比如一个男孩子受到爸爸妈妈严重的虐待,对父母很生气,要断绝关系,但你会发现他又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一问他的发展史,虽然爸爸妈妈打他,骂他,说他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但爸爸妈妈在最开始的功能完成得非常好,比如爸爸妈妈特别稳定在他身边存在,比如饿了饭就来了,渴了水就来了,冷了衣服来了。他的危机感发生在3—4岁听懂语言之后,甚至从上学之后学习不好,爸爸妈妈老说他,问题发生在后边。虽然爸爸妈妈有虐待的行为,但虐待行为发生在生命靠后的阶段,这样他受到的伤害也会小一些。
今天我会把重点放在这儿,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了,鼓励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这些不用讲,你们都知道,而且注重情绪能力的发展,不要只注重技能,你们都知道。但我觉得中国父母不知道0—2岁对孩子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会把重点放在这儿。
我要提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依恋”(Attachment)。依恋是儿童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照顾者有可能是幼儿园长托老师等等。依恋行为的目的是微笑、哭、爬,使用各种各样的行为,目的是让照顾者注意他,看到他,使与照顾者变得更加紧密。小鸡为什么要依恋老母鸡,因为依恋它就给它食吃,他就能活下来,这是本能,人类就更有。
养过孩子的人,比如孩子依恋妈妈,妈妈离开了之后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哭、闹,实际上他是焦虑表现,他觉得一定要看到这个人在我才感到安全。
可用和可接近的照顾者(稳定存在并且有呼应的)能够提升儿童的内在安全感,它是后边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就是这种内在安全感能够激活成长和发展所必须的探索行为和依附行为,就是你后边要创造,后边要和人建立关系,和人要有亲近的感觉。我们和谁亲近?他长大要恋爱,要交朋友,和同学,和权威,和老板建立亲密关系,包括将来得自己的孩子。如果他将来能够建立亲密关系是因为他小的时候被亲密过。为什么大家生活中会有这样的观察,您永远和他建立不起关系,他永远淡了吧叽的,或者特别容易受伤害,一说个什么话他又受伤害了,因为有的人在0—2岁没有稳定的存在感。
而这个过程与婴儿脑部发展进程是有关的。婴儿脑部发育进程是躯体中枢、情绪中枢、皮层躯体、情绪、认知。开始婴儿只有平静、高兴、哭泣,而承认情绪是分化的,比如有内疚、羞耻以及又担心又生气还渴望,有特别复杂的情感纠缠在一起。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情绪中枢在不断发展和发育。
0—2岁当时只有躯体中枢,情绪中枢没有太发育全,皮层根本就不太起作用,这时候如果发生了心理上的创伤、打击,它全部都会留在躯体层面。你用言语进行心理治疗不管用。心理治疗有躯体治疗、催眠治疗,用于躯体的,在0—2岁皮层发育之前,留下的那些糟糕的记忆,我们把它叫躯体记忆。
在一生发展当中,依恋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它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基础。依恋既是一个特定发展任务,也是一个发展途径。首先它有关键期,说这个小孩频繁地换看护者,城市里最常见的就是换保姆。我在讲课中经常讲到,你要对保姆好一点,你对他晚上好,白天他就会对你的孩子好。我们听到过很悲惨的故事,而且有的保姆频繁地换,因为妈妈注重孩子饿不着就完了,而对孩子来说相当于不断地“幼年丧母”。为什么我强调依恋关系,希望借助新浪这么好的平台让妈妈知道什么事情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婴儿期和童年早期是很重要的,小孩被放到农村,从农村回到城市,跟妈妈不亲就是这个道理。特定任务是和照顾者建立关系联结,途径是依恋在一生中的角色。
首先我们发展情绪情感能力。其次好的依恋可以让孩子长大以后特别自信,自信是自尊的基础,使得他未来能够谈恋爱、交朋友成为可能,能发展亲密关系,这是基石,所以依恋很重要,你可以想想你小时候是怎么长大的。当然还有弥补,有的妈妈眼泪汪汪听完我的课说,那怎么办呢?他小的时候就我就离开他了,我说谁养的?奶奶养的,我说奶奶对他好吗?他说好极了,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孙子,这就行了,这是替代课题。
Bowlby是心理医疗分析的专家,他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安全基地。有很多的实验,比如妈妈抱着孩子进入很陌生的环境,照录像,发现孩子先在妈妈怀里躲着,看环境,然后发现挺好的,挺安全的,然后就会抓一个玩具再回到妈妈怀抱里。等到玩够了,厌烦了,就觉得那个红的更好看,又从妈妈怀里下来拿玩具,再回到妈妈的怀抱。所以,妈妈的怀抱对孩子来讲是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这就叫“安全基地”。婴儿如果有安全基地的话,对世界的认识就是我是可爱的,有价值的,我遇到困难就可以缩到这个地方来。这是对世界最基本的认识。
安全基地可以使婴儿能够探索环境,确信照顾者能提供滋养、结构和监督来保证儿童的安全。当面对威胁和痛苦时,婴儿会尝试接近照顾者。如果没有安全基地,我们想想0—3岁的孩子怎么长大的,城市里是保姆,农村是留守儿童,“散养”。所以我特别感谢殷老师和亚军办这样的活动呢?就是因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所说的重视心理应该从根上重视,而不是孩子躯体记忆,不安全感已经留下来了,后面再补,非常困难。没有安全地,这样的孩子会是未来社会威胁的温床,他对世界挺冷酷的,因为世界对他冷酷。很多罪犯本身就是创伤受害者,因为世界对他冷酷,所以他也非常冷酷地对待这个世界。
依恋破坏会怎么样?比如他会抗议,小孩依恋的对象离开他的话,他会打挺,你给他塞奶瓶他会往外顶,他会对抗,之后陷入绝望,最后形成麻木不仁的解离状态。所以这样的小孩长大以后很难建立亲密关系,而且对自己的情绪情感不敏感,如果他不敏感怎么样?我们有一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的人不知彼也不知己,因为必须和自己的情绪隔离才不痛苦。这样的人和人谈判能谈得了吗?这些的人长大以后与国外进行政治斡旋能斡旋得了吗?我们国家领导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现在大批几千万的儿童都处于这个状态。
Mary Ainsworth也是一位很久研究依恋的,他做的是陌生人情景测验的,让妈妈带着婴儿进到陌生环境里,房间里有很多玩具,陌生人这时候进来,分两次,一次是照顾者离开,一次是陌生人离开,一次是照顾者和陌生人都离开,通过录像观察孩子的反映。
发现孩子在12—18个月有四种类型:
第一是安全型,绝大部分人都是安全型,一般来说妈妈出差三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周期,不是说三个月以后孩子就不行了,不能一概而论。我孩子5—6岁的时候我去德国念博士的。当时我和爷爷奶奶、我先生生活在一起,从来都是奶奶做饭,对儿子来讲,爷爷奶奶、爸爸都没变,这个大院没有变,对孩子来讲,妈妈只是他世界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和所有刚才提到的元素一起扮演妈妈的角色,所以他的依恋破坏的成分不是很大。而且我始终保持电话畅通,一有时间就飞回来或者让他去德国,分开时间不大。不能说为了依恋影响太大就不出去了,甚至上厕所都不出去了,犯不着。你可以跟他讲,妈妈要去哪里,什么时候飞机就会到,你让他有掌控感,一定程度就能弥补这个。安全型的人在分离的时候会有痛苦,但不会过分。重聚的时候会补到照顾者怀里,照顾者亲近亲近,抚摸抚摸他就好了。
在不安全里又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回避型,你离开我没有显出什么痛苦,你拍录像的时候会发现他的眼神是飘着的,他其实关注照顾者,但不让自己表现痛苦,你回来他会不让你抱。其实很多女的在恋爱中也是这样的表现,重聚的时候回避照顾者的接触,情绪表达很有限。其实恋爱是什么?恋爱就是依恋关系的再现,
二是矛盾型,就是特别闹的孩子,你走他不让你走,你回来他又闹,就是急躁型的。
三是紊乱型,现在紊乱型的非常非常多。为什么?我后面会想到,我们的父母亲都太忙了,他出现在孩子身边和不出现是没有规律的,不是说你早晨走晚上就回来,他没有规律,他什么时候回到孩子身边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发展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现在边缘型人格的人太多了,表现就是频繁换男朋友或女朋友,饮酒、自杀、割腕等很多自杀的行为。
曾经有一个女星在网上放了MV,展示了她痛苦的割腕,吃东西把奶油涂在自己脸上,这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她有很多粉丝,她的MV是个模板,很多孩子就会学她了。所以媒体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边缘型人格和西方很多越来越像。
孩子情绪发展与妈妈有很多的关系。这个片子是波士顿的一个实验,你可以看到,孩子看外界有没有回应,孩子一开始是瓶颈的,然后开始微笑,妈妈看他微笑,妈妈也开始微笑,孩子逐渐大小,妈妈也跟着大小,孩子眼睛一撇,孩子开始收,妈妈也开始收。
另外一个例子,妈妈临床是抑郁的,你看他微笑,但是妈妈没有反映,这时候他就做了夸张的大笑,妈妈仍然没有反映,于是他陷入了和成人一样的抑郁状态。所以可以知道,抑郁的妈妈养出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以及快乐、活泼,能唱歌跳舞的妈妈养的孩子又是什么样。
人生三大悲剧,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都是依恋关系的断裂,和这个人结婚二十年,左手碰右手都没感觉了,但实际上依恋在那个地方。父母的任务是子女的身心健康。人生目标是让孩子或者,或得更好,然后让孩子学会做人,然后成才。
家庭与孩子的关系是,父母关系、教养方式、婴儿的行为与发展,这三个之间互动。
当今社会转型期父母的状态特点。
刚才殷老师也说了,中国GDP已经全世界第二,我们的经济成就太大了,特自豪,但代价也特别大,因为发展就等于不稳定。我们为什么说心态稳定是因为我们有的吃,有的喝,有的住,周围人认识,熟悉,你就会稳定。现在是这样吗?不是。安全感的获得是衣食住行工作+生存环境。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衣服,马上天冷了,羽绒服涨价,吃的,粮油蛋菜什么都是涨价的,住的房价是过山车,取暖费我在报上看也涨价,行,堵车,你不知道到底买车还是不买车,因为你会焦虑,不知道什么时候政策又变了,工作,就是失业,不断变化的考核标准,这都会给人什么感觉?诚惶诚恐。我们在座很多人都是这样,包括我在内。而与之相比较,这么涨价的方法,很多国家的管理是滞后的,比如在卫生部系统,护士给病人一天做24小时护理才能收病人8元,而保姆1小时是15元。我做心理治疗,我受那么多的教育,花了这么多钱,我给来访者做治疗,一次才30元,而私人开业的一下就能收2000元,当然,他的教育没有办法跟我比。这种严重的不平衡都会让人的心态怎么样的?
我们看自然环境,我们听到很多的事儿太多了,一会儿这儿地震,一会儿那儿地震,一会儿火山爆发,一会儿泥石流、海啸,包括污染、意外、车祸、空难,每一天报纸上都发生这样的事儿,天灾必定伴随人祸。有一些灾难本身就是由人为的焦虑结果,同时还造成其他人焦虑。还有贫富差距。
现在的社会形态,有一个人说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座笑。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人们更重物质,轻精神。TODDY老师也问过我,为什么中国见不着小孩?因为小孩应该在玩场上玩,因为不安全,没人陪他玩,伴随着电脑和玩具长大,他不需要人。所以,20年之后婚姻法一定会改写,因为那时候人们对婚姻的认识肯定是另外一个样子的。还有传统的养老是为了防老,望女成凤会使很多女孩子不男不女,因为她要与别人竞争,会呈现很多男性行为。自恋和自闭。
人们普遍的心态,比如心态不稳定,像张悟本他像学者的样子吗?心理学界标说心理专家,我们都不认识,就说他是心理专家。媒体没有鉴别专家吗?北京电视台老演的,居然在电视上说出X字来,媒体也认。包括经济上的地震,金融危机,大家最常用的词就是我太忙了,中国字很好,“忙”就是“心”+“亡”,就是心死了,心死的人就是没有情感的人。古印巴帝国的传说是“我要让我的灵魂追上我的身体”,我觉得满大街都是灵魂飘在身体后面的,眼神是这样(演示),焦虑的人们,焦虑的父母,早上催着孩子,上班催着上班,吃饭的时候催着你吃饭。焦虑时间太长了,很多人陷入抑郁,就说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没有享受的感觉。攻击和敌意,行为上酗酒、毒品、犯罪率比较多,表现在躯体上“三高”比较多,“三高”是一个心身疾病。城市当中的家庭特点,女性有晚婚、单亲等等。
孕期保健与哺乳,很多人40岁才生孩子?为什么?因为要打拼,40岁之后才保养,去生孩子。所以各位在座的女性该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还有哺乳,书上严格说4小时才能喂一次,这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他肚子饿会按那个点饿吗?我们自己消化系统有时候也都不相同。他的安全与信任。稳定的依恋关系。躯体安全,孩子对照顾者是最重要的,有的孩子人际关系是断裂的,比如爸爸妈妈1—2岁迁移到另外一个城市,后来就很难建立依恋关系,交了两个小朋友,之后爸妈到北京去了,又要迁移自己了。所以,爸爸妈妈迁移不光要考虑经济因素,小孩的依恋关系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父亲太注重发展,就是能力更高更强,重技能,严格要求,天天弄得孩子交感神经兴奋,好像只让孩子待在白天,只让孩子待在春天、夏天,生发,而不让孩子稳定的休息、放松、娱乐,爱与包容,这是父交感神经系统。
左边像父亲干的事儿,右边是母亲干的事儿,妈妈像窝承载着孩子,父亲是有力量的框架,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两个缺点一不可,如果缺的话,宁可缺上面的也不能缺底下的,因为底下是基础。但全社会阳太多了,父的,权威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职称怎么样,交规必须怎么样,每天有很多的必须,这都是爸爸的职能,但有谁给你温暖,你想想看领导给你温暖吗?如果夫妻关系好的话,只不过夫妻之间相互温暖,家庭温暖,所以,我觉得全社会都缺少母爱。
说一下对策,国家层面,前一段时间国家要发展经济,可以,但后一段要注重人文方面所带来的弊端,所以强烈要求国家领导人增加人文背景的专家献计献策,阴阳要平衡。第二国家政策的制定要注重发展与稳定,前天公布房价什么政策,第二天又换了,让人没办法掌握。而且我强烈要求,这一点我想多说几句,那时候布什在德克萨斯自己的农场休假的时候接见了某某记者,我们国家领导人一演就是大春节的温家宝跑到农村第几个县去了。温家宝总理我无比热爱,特别特别好,但全国人民需要你休息,因为你休息我们才能休息,我们很累很累。所以强烈要求自上而下,带薪休假。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党政工团,包括宗教,佛学讲究欲望的节制,我觉得特别适合当今社会。增加与心理有关的前瞻性研究课题的投入,借鉴历史上国外相关经验,普及心理知识,尤其各级官员和教育卫生部门。我觉得教育的形式应该改改,不再像以前传输,你应该想怎么样把传输的东西到人家的心田,而不是就这么讲。
公共媒体,新浪、《时尚健康》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觉得应该在收视率、社会职责方面找到平衡。一般我很少上媒体,因为我是北大的,媒体很容易找到我,但我很少上,确实与《时尚健康》保持长期的合作,与新浪也是新交的朋友。
心理专家方面,我觉得杨老师做得比我好,你的社会职责和科普能力。为什么?很多人说是专家,但讲的话老百姓听不懂,能不能把心理学的知识转化成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这是一个能力。但问题又在哪儿呢?这个能力你发展了,它和专业领域发展没关系,如果我老上媒体的话,专业领域比如评职称他不看你这个,得发文章。有没有用呢?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