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变味的“一对一”教育难培养创新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08:59   北国网-半岛晨报

  作者: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什么样的模式真正能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呢? ”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说,他仔细梳理了钱学森的成长之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如钱学森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冯·卡门教授一对一的精英教育。这个一对一,不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而是一个老师教2个学生、3个学生。

  李先生所称的“一对一”,说白了,就是导师制。这个发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制度,现在已广泛被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所采纳。导师制的作用在于,通过学生与导师共同的学习、生活,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术规范,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林语堂先生曾说:“牛津剑桥的学生之所以好,是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得你天才冒火……是得益于导师制度。 ”

  我国大学现在也普遍采取导师制,但主要针对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并无导师。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师的科研任务极重,即便有导师的硕士和博士,也很难有“一对一”接受老师“喷烟”的机会。调查显示,不少导师同时带超过100名的硕士和博士,难怪学生下课后,很难见到导师身影了。

  意料之外的是,据媒体报道,我国大学没有对李先生的建议接招,而一些开展基础教育学科培训的教育机构对此却很兴奋,称这是最好的个性教育方式。说实话,我对这些教育机构的灵敏嗅觉十分佩服,然而,李先生所称的“一对一”和这些家教机构的“一对一”,实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教育角度看,大规模的作坊式教育,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而探究式、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包括小班化教育,则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对一”的教育培训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客观上说,以提高学生科目成绩为目的的“一对一”教育,并非真正的个性教育。

  目前“一对一”教育的“个性”,大致体现为:老师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查找语文、数学、外语等各科的薄弱环节,然后制订“个性”辅导方案,其意图是提高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对于这样的“个性”教育,家长们当然是欢迎的,教育机构也认为,能够给学生量身定制一套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案,是切实的“因材施教”。这符合当下的教育制度和现实,但却并非李政道先生所提倡的“一对一”教育。

  在李政道先生所谈的“一对一”教育中,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探究的能力。李政道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而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对一”教育,则是只学答,不学问。要求培训机构开展真正的个性教育,激励学生善于探究、创新,这无疑为难了这些机构,即使他们想这样做,恐怕家长也不允许。因此,若想进行个性教育,必须改革升学考试单一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的发挥,实现最大的价值。没有这样的教育环境,“导师制”只会异化为“伪导师制”。进而,形式上的“一对一”教育也会被误解为“个性教育”,倘若这样的“个性教育”成为社会主流,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将更为沉重,个性也将被学科成绩完全扼杀,很难指望创新人才的出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自主招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