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辣评:公务员招考透明才最符合国家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 19:51   竞报

  又见“跨省追捕发帖网友”!据报道,11月23日,宁夏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民警赴甘肃省将在甘肃省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助理馆员王鹏刑拘。王鹏此前多次发帖举报大学同学马晶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马晶晶父亲系宁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母亲系宁夏吴忠市委常委、政协主席。

  相比以往常见的以诽谤罪名义抓捕网络举报者,这次宁夏吴忠市警方还给王鹏扣上了一顶天大的帽子,称他的发帖行为损害了公务员考试的秩序和声誉,认定其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任何事扯上了国家利益,那就更显得其重大且严肃,那我们也不妨来严肃地谈谈公考中的国家利益问题。

  首先应该承认,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声誉确实就牵扯着国家利益。但到底对国考声誉的保护,是对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以迫使其三缄其口掩盖住丑闻,还是应本着对公众和国家负责的态度,确保国考不会存在有违公平、公正的作弊行为,一个公正、理性的政府无疑会选择后者。说到底,当诽谤罪都不足以作为一些人捂盖子的工具,甚至还要拿出国家利益来为自己遮丑,只能说明,他们眼中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

  最近一期的《中国经济周刊》在有关当前公务员报考热的报道中提到,2006年7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电子政务和绩效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员余仲华、杜新宇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称,2006年国考职位10282个,报名人数近100万,36.5万人参加考试,总成本超过2.7亿元,录用1名公务员成本高达2.6万元。而相关人士分析,与2006年相比,目前相关费用只增不减。由此可见,公考的国家利益,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声誉问题,更牵涉到数亿纳税人为其支付的成本。而对普通公民来说,依法监督公务员招考,举报其中明显存在的问题,就不仅是在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更是一个纳税人支付成本后理应享有的权利。至于被监督对象,调查清楚举报内容并向公众回告,则是其应尽的职责。

  国考中的“官二代”问题,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国考成为权力代际传递工具带来的危害,也早已为我们所熟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地方权力动用公共资源对举报国考作弊行为的公民进行跨省抓捕,这只能说明,权力滥用的症结在一些地方还相当顽固。出于对公众和国家负责,公务员招考的公开透明,就更是我们的期待。

  《人民日报》同一天报道,浙江嘉兴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公告中,首次晒出了这15名拟任提拔干部的家庭成员情况。这样的公示,应该为国考所借鉴。既然是公众出钱招聘日后为自己服务的工作人员,那公众就有权提前知道,这些拟录用者来自哪里,家庭背景如何,以及他们的学业情况和任职资格。这有助于公众厘清,到底“官二代”在公务员拟录用者中占到多大比例,厘清公考成权力代际传递工具到底是个真问题还是个伪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社会监督公务员考试中是否有权利染指的影子,以及这些准公务员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公务员的能力。只有将公务员考试的全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国考才能真正担负起为社会和公众选拔服务者的任务,这无疑才是最大的国家利益。(文/郭钦)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