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新生换专业应理性对待“专业兴趣”(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 16:38   新京报
学新生报到。一些大学生因对专业不了解,入学后提出转换专业的申请。安心/CFP学新生报到。一些大学生因对专业不了解,入学后提出转换专业的申请。安心/CFP

  除高考外,大一转专业成了学生对职业方向的又一次选择。记者从北京部分高校了解到,从今年开学至目前,各大高校的BBS、贴吧和相关论坛,学生和家长对转专业的咨询就没有停止过。新浪教育频道有调查显示,高达70%的新生想转专业,有17%的新生表示想转而转不了。对转专业原因,40.5%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就业,约56%的学生表示对现专业不感兴趣。还有不少学生则是遵从父母建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大、清华、北师、北交大、北工大、中国传媒大学等在京高校都给本科生提供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但并非有转专业意向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转专业各校要求不一

  记者了解到,转专业一般在大一下学期进行,也有像传媒大学等院校提供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两次机会。转专业程序通常由学生提出申请,然后通过所在院系和计划转入院系的同意后,参加相关测试并通过后即可转入。

  北工大教务处副处长赵曙东介绍,转专业是双向选择,学校会提前发通知,公布不同院系可接受的转专业学生最大数量,学生必须获得转出学院的同意和转入学院的考核。“在考核时,重点是看学生是否有新专业学习的潜质,各学院对学习成绩的参考比重不同,有些还会参考高考成绩。”

  北交大教务处处长助理魏旺强表示,因受转入学院教育资源的限制,转专业学生的人数会保持合理比例。他们也鼓励有专长的学生转入相应专业,对这些学生将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专长测试。

  北师大教务处副处长张晓辉介绍,近5年来,该校每年提出转专业申请人数通常在100-120人左右,最终能成功转专业的每年通常在70-90人。魏旺强也表示,从近3年数据看,提出转专业申请的学生在200多人,不到该届学生的10%。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金顶兵告诉记者,在北京大学,转专业一般是指跨院系的学科调整。每年约10%的学生提出申请转专业,其中一半多学生能通过审核,最后约有4%的学生成功转出。

  学生转专业原因多样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高考填报志愿被调剂或对所报专业缺乏认识,很多学生入学后对课程不感兴趣,而热门专业和就业因素也是决定学生转专业的重要原因。

  在北师大各院系专业中,文理基础学科和有明显学科优势的专业申请者最多,如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外文学院和心理学院等。

  魏旺强表示,北交大每年也有不少学生申请转入通信、运输、经管等强势学科。赵曙东则表示,在北工大,所谓热门专业都有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比如有从计算机转入数学专业,从电子信息控制转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会充分尊重学生要求。

  新生案例

  1 家长代选专业入学后不满

  王罗 北京林业大学

  现专业:车辆工程;计划转入专业:工业设计

  转专业原因:想选择与个人兴趣吻合的专业

  校方政策:鼓励学生转入基础学科专业、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转出转入专业实行双向选择,各学院可接受转专业学生的比例,原则上不能高于该专业年级学生总数的10%。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只能转专业一次,第一学年结束后可申请调整专业,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附家长意见,所在学院教务处审核后提供给转入学院。

  王罗十分喜欢绘画,但家人认为美术专业没发展,他最终遵从了家长的意见,没有走美院这条路。他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希望自己的绘画天份在这个专业能派上用场。出乎他的意料,今年这个专业太热门,竞争很激烈,他没能如愿,被调剂到了车辆工程专业。

  当时他想:“车辆工程也挺好的,说不定以后还能设计车壳啥的,挺酷!”但上了2个月的课他才发现原来这个专业和绘画几乎沾不上边,渐渐地学习没了动力。后来他发现学校的工业设计很适合自己:“大一我们学高数、工图,人家学色彩,素描。艺术加一点点理学,还是微观设计……,这不就是除了插画师外,我最理想的选择嘛!”

  于是,他开始考虑转专业。但另一个问题开始困扰他,他听说转专业对大一上学期期末成绩有要求,而自己学现在课程很吃力。他打算好好准备期末考试,但如果转不了,他准备大一学期结束,申请一个学期的休学,然后去北京的一所培训学校学习4个月的插画设计,想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职业。“当插画家是我很多年来的梦想,我觉得要想跟着梦想走,就要坚持。”

  2 成功理转文期末压力大

  邓雯娟 北京师范大学

  原专业:生物科学;转入专业:金融(理转文)

  转专业原因:对原专业不感兴趣

  校方政策:学生有两次选择机会,第一学年末和第二学年末,学生都可以提出申请转专业。但是否能转成,要由他申请转入的专业组织专家考核确定。

  邓雯娟说,高中时她只知道考试。填志愿时,她报了提前录取,以第一志愿被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发现自己不喜欢生物科学。她开始旁听很多学院的课程,慢慢发现自己比较喜欢经济学院的课,通过与师兄师姐的交流,她决定转专业。“当然,我也考虑了就业因素。”

  在大一下学期,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并顺利进入金融专业学习。

  转专业后,邓雯娟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要学习金融专业大一的课程,虽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等课程较简单,但对培养专业学习的感觉很重要。她说自己既要和大一学生一起学基础课,还要和大二同学一起学习更深的专业课。

  临近期末,邓雯娟表示压力很大:“有13门考试,还有N篇论文,更要命的是我还辅修了英语,做了一份英语翻译兼职,十八岁了,要养活自己。”但同时,这个江西女孩又很乐观:“明年就好一些了。”她建议高中生,现在就要对今后有规划,省得以后走弯路。

  3 为就业申请转专业

  龙潇潇 北京师范大学

  现专业:特殊教育

  计划转入专业:英语

  转专业原因:调整就业方向

  龙潇潇每天都会去国家图书馆听讲座。

  由于被调剂,他现在专业是特殊教育。“要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课程,大二要学盲文、手语等。以后的工作将面对特殊人群。”据龙潇潇介绍,他们专业有22个学生,大多都有转专业的想法。他们宿舍共6个人,就有5个打算转专业。据他了解,他们专业每年要转出去大半,但转进来的人却几乎没有。

  龙潇潇表示,不仅因为就业因素,他喜欢英语,高考英语分数137分,第一志愿也是英语。来到学校后,他向师兄咨询过转专业的事,他感觉不好转,就算转也要降级。“即使降级,我也能接受。”他表示:“现在要做的是先把所学课程学好。如果转不成,只有面对现实了。”

  【建议】

  本专业学习要更努力

  ●张晓辉,北师大教务处副处长

  希望学生能在本专业内培养兴趣,发挥潜力,完成学业。无论是哪种情况,在学生决定转专业时,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本专业的学习不但不能放松,还要加倍努力。因为多数专业在接受外专业学生时,对申请者的平均成绩、专业排名都有具体要求。

  第二,要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客观认识,转专业是双向选择,不但学生在选择专业,各专业的专家也在选学生,申请者能否在笔试或面试中得到院系专家组认可,是转专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三,在目前的学制下,转专业毕竟不是常态,即使进入新专业,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转专业后可能需要降级,会有学分转换和选课等问题,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名人观点

  李开复:有培养兴趣的动力最重要

  我总是鼓励那些对专业没兴趣的学生一方面寻找兴趣,一方面尝试培养对已经开始读的专业的兴趣。

  如果你进入一个系学习,又没有觉得不喜欢,我想你总会在这个专业中找到一部分你喜欢的东西。比如你在心理学系学习,但是你很喜欢计算机,那么你可以去学习用户界面设计,通过尝试跨学科的学习,把两个专业结合在一起,我相信这是可行的办法。

  关于在专业上的发展,我觉得首先不要把专业当作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能做很多职业:测试工程师、程序员、技术支持专员、产品经理、解决方案专员……你应该先找到一个你向往的职业,然后再去了解从你现在的专业如何能够进入这个职业。我建议你多去公司咨询,寻找打工的机会,问问你的朋友、师兄等。

  所以我认为一个自信、虚心、有良好出发点和动力的人完全可以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培养自己兴趣的动力。

  ——开复学生网

  经验借鉴

  北京大学

  入校一两年后再选专业

  据了解,目前北京大学通过元培计划、自主招生等政策,通过面试等环节,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以元培学院为例,在办学模式上,采取自由选择专业、导师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模式,并实行文理科学生混合分班,混合住宿,以此来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北京大学基本不再按某一个专业进行招生,而是把某些类型的专业归为一类,按类招生,考生直接报考大类即可。具体专业,学生可等到进入学校学习一两年后进行专业分流时再进行选择。同时,学校支持学生跨学科学习。该校有20多个双学位和辅修专业,辅修人数大约占在校生的30%至40%。

  观点争峰

  本科教育应指导学生选专业

  ●金顶兵,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

  在初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比较单一,就是学习,参加中考和高考,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虽然学生的专业是在进入大学之前选择的,但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应该是本科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应该根据学科设置、人才市场等情况向学生和家长提供指导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选择。

  专业选择政策涉及招生改革等

  ●张晓辉,北师大教务处副处长

  转专业的政策不是孤立的,要与学校的校情相符合,要在高校的现有管理机制框架下来制定。

  我认为,试行更开放的专业选择政策,必然涉及到招生改革、专业设置、教师聘任、质量监控等,既需要一定的改革机遇,也需要全校层面的通盘考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更好的培养高质量人才。

  建议招录阶段打破专业界限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反观国外一些高校,尤其是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实行自由转学、转专业制度,其专业界限并不明显,有的高校甚至在前两三年不分专业,让学生自由选科、选课、选师。

  要想解决学生高考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根本解决办法还是要打破专业界限,在招录阶段自主招生;在填志愿时,采用大类填报,即几个相关专业整合在一个大平台上招收和培养学生,学生经过一二年的教育,才自主选择专业;以及大学提供和开放更多的学科课程资源,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打破制度框架,实现自由转学制度。

  现在的热门4年后未必热

  ●王伯庆,麦可思公司创始人,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现在的热门4年后就业时未必仍受欢迎。拿2008年就业情况来说,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是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专业,而这8个专业可以说都是考生填报志愿时热选的专业。

  此前社会上相继出现了计算机热、生化热、建筑热等“专业热”,许多考生凭高考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其他专业,但由于盲目赶“热门”而失去了升学良机。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转专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